這些資料,都是一些急需投資的項目,初步通過了風險評估部的測評。大多數項目都集中在了服務業,比如國內貿易,再比如娛樂項目等等。
他現在手里的這份資料,項目方就是想開一家大型的KTV,但他們資金不夠,需要尋求投資人。
用胡楊的眼光看,對方的項目策劃書做的比較完美,從地點的選擇到裝修的風格再到運營的模式,一點不比“錢柜”差。
但胡楊不想進入這一行,這一行的水太深啊,萬一有了差池還會影響公司和個人的聲譽。
盡管知道這是一個賺錢非常快速的項目,還是給胡楊斃了。
下一個......
再下一個......
很快一疊資料就翻到了最后,胡楊全部都不予通過。
“哎,西江從地理位置上來說,還是受到了極大地制約。”
匯嘉實業到目前還保留著一支二十人左右的隊伍,尤其是項目部和風險評估部,已經有了一定的實力。要是胡楊這邊總是不通過他們的初審項目,恐怕對人氣也是一個打擊。
想了想,他又打電話叫來了許有年。
“胡總,你找我?”
許有年走進來,瞟了一眼胡楊辦公桌上的資料,滿臉的期待。
“嗯,這些資料我看完了。我對于項目本身和風險評估報告沒意見,但因為一些項目之外的原因,我考慮還是放棄針對這些項目的投資吧。”
不管怎么說,胡楊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這些項目一個都不予通過。
許有年有些失望,這些項目的選擇以及風險評估,都耗費了同事們很大的心血,沒想到到了老板這兒都給統統斃了。
他點點頭,隨即開始收拾桌上的資料,準備抱回去。
“許總,咱們不能只盯著西江這一塊地方,有時候眼光放遠一點思路也會開闊許多。”
胡楊看出了許有年有一點情緒上的變化,就隨口點了一句。
“你是說,咱們可以考慮西江之外的項目?”許有年有了一些驚喜。“那可太好了!胡總,你稍等,我那邊剛好有一個項目,我這就拿給你看看。”
許有年說完,抱著一些資料就快步走了出去。不到五分鐘,他就拿著一份資料回了來。
胡楊接過資料看了起來,原來是魯省的一家電線電纜廠,想尋求融資。
“這大老遠的,魯能電線電纜廠怎么跑到咱們西江來融資?”
對方的情況和之前的衡變差不多,都是高負債率而導致企業運轉不靈。胡楊只是奇怪,這家電線電纜廠是如何萬里迢迢找到自己公司的?
“說起來也有意思,這家廠子負債太高,在當地的銀行已經無法貸到款,也融不到資。而西江電力原本就是廠子的大客戶,魯能電線電纜廠就想讓西江電力參股,沒成想西江電力又把他們給介紹到咱們這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