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本來說要送她一輛車的,可胡悅卻不肯要。倒不是她矯情,用她的原話說,自己天天都在學校里泡著,有車往哪兒開?用不上啊。
“嗯,不忙。導師說我把這篇論文弄完,就允許我畢業。我最近差不多已經完成了,再修改修改就能完事。”
胡悅讀了這么些年的書,總算是要畢業了。暫時她還沒有想過要不要去繼續讀博的事情,等完成了畢業答辯再說吧。
“呵呵,恭喜、恭喜,終于要畢業嘍。”
胡楊和姐姐聊了幾句,就進屋洗手。
胡悅幫著老娘把飯菜從廚房里端出來,然后沖著客廳那邊喊道:“爸,吃飯了!”
胡楊洗完手出來,看見胡志廣正皺著眉頭在看電視,電視里傳來播音員嚴肅的聲音:“我們正告李某某當局......”
胡楊馬上就明白老爹為啥不開心了,原來都是新聞鬧的。
96年,海峽那邊頗不平靜。這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現實問題,胡楊覺得國家的實力到了,一切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而實力,就在于每一天每一年的發展,光生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爸,咱們先吃飯。放心吧,就那幫人翻不了天,嗯,有句話怎么說來著,華夏的土地雖大,但沒有一寸是多余的。”
胡楊笑著拉起來老爹,還不知羞恥的剽竊了后世***的一句名言。
胡志廣這才露出點笑容,說道:“楊楊,你這句話我愛聽。”
隨后,一家人坐在餐桌上開始吃飯。
“媽,三道灣那邊的改造工程快完工了吧?咱家分的兩套房咋辦?是賣掉還是用來出租?”
胡悅一邊吃,一邊喝李桂香聊著。
“說是年底交房,我和你爸提前都抽了號,咱家一套在三樓,一套在四樓,都還不錯。昨兒我還打電話回去,人家說最近好多樓都封頂了,路也修了,上下水都有,這可比以前的條件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不過,有些家里娃兒年紀小的就有點鬧心,那附近還是缺少幼兒園和小學。至于咱家的房子,我和你爸商量過了,賣是肯定不會賣的,至于要不要出租,等到時候再說。”
李桂香和女兒在一起,話可多了,她平時和胡楊可沒這么多話。不管怎么說,三道灣是住了很多年的地方,李桂香和胡志廣都舍不得徹底離開那里。
“那他們不會去找找教育局,還有三道灣片區改造辦公室啥的。找的人多了,說不定就能新建學校。”
胡悅說的很輕松,因為這事兒說白了和自家沒關系。
胡楊暗地里搖頭,要是有規劃,學校肯定同步就建設好了。要是沒有規劃,去找誰也沒用。
不過這時,他的心里倒是一動。雖說學校的事情和自家沒關系,但三道灣承載了自己太多的記憶,或許自己能做點什么?剛好今天財務總監還提到慈善捐款的事情,自己倒是可以想想辦法。
胡楊吃完飯,就離開了餐桌,并沒有參與到老娘和胡悅的閑談當中。他尋思,捐建一座學校的事情,自己可以帶頭捐款,但也沒有必要完全自己一個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