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為了表示我的歉意,晚上我請你吃飯。”
胡楊微微一笑,知道陳嘉霖并不是在抱怨。他之所以和陳大少處的不錯,就是因為陳嘉霖這個人既能享受又能吃苦,不管生活上咋樣,事業上絕對是個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胡老弟,頭疼啊,照這么下去頑石科技還得擴大規模。”
找了一家酒樓,二人坐下來,喝了沒幾杯陳嘉霖就聊起了頑石科技的情況。
胡楊點點頭,代工這個行業首先要具備規模,沒有規模就沒有成本優勢。而資金和技術又是規模化的基礎,所以說,這個行業其實門檻蠻高的,頑石科技的發展有幸運的成分在里面。
說到幸運,其實頑石科技在起步階段,得益于這幾年國內vcd行業的高速發展。先人一步,就能步步領先,這就是超前的眼光帶來的好處。
“說吧,陳少,你有什么章程?是繼續增資擴股還是借貸?”
胡楊更傾向于增資擴股,而不是貸款,畢竟巨額的貸款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財務費用壓力。
不過他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把選擇權交給了陳嘉霖。
“貸款只能解決短期流動資金的問題,卻不能解決企業長期發展的問題。我的意見,咱們今年也暫時別分紅了,將滾存利潤大部分轉增股本金。另外,咱倆各自再投入一部分資金,你看咋樣?”
按照陳嘉霖的設想,頑石科技需要再建設四座標準化的廠房,員工人數預計會超過10000人。照這個規模發展下去,實際上頑石科技本身就相當于一座小型的工業園區。
頑石科技每一年的利潤很可觀,但企業規模的擴大也一直在同步進行,即便是分紅也拿不出來太多的現金。
“嗯,你這個想法我原則上同意,這樣,明天咱們讓財務核算一下,先把轉增資本金的事情辦了,然后再商量增資擴股的事情。”
胡楊基本上同意了陳嘉霖的方案。
翌日。
胡楊和陳嘉霖一大早來到了頑石科技,讓財務出具了一份轉增資本金的報告。
從公司開業到現在,包括那一次囤積vcd核心部件的收益,頑石科技的凈利潤有4.8億元。不過賬面上的流動資金肯定遠遠沒這么多,大部分資金又投入到了土地、廠房、機器設備等上面。
轉增資本金之后,頑石科技的注冊資本為6億元,胡楊的離岸公司和陳嘉霖背后的香江威達電子各占了50%的股份。
陳嘉霖想了想,說道:“要不咱兩家還是各投入2億元,將注冊資本擴充到10個億。”
九十年代末期,注冊資本十個億的企業絕對是大型企業。有了這個規模,即便是世界一流的企業也有了與之合作的堅實基礎。
“我沒問題,陳少你起草協議書吧,咱們將增資擴股和資本金的變更,剛好一起完成。”
頑石科技是胡楊真正意義上的“親兒子”,盡管他不參與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