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嘉國際投資公司在香江,所有員工的工薪水平肯定是參照當地的水平。因此僅從薪水上來說,到胡楊手下,于洪波的薪水也不過比在東亞證券略高一些而已。
但于洪波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下來,開玩笑,他等這個機會等了很久了,哪怕薪水比以前低他都絕不猶豫。
沒別的,跟著這位年輕的老板做事有前途。
匯嘉國際是什么樣的實力,洪波很清楚。
“老于,你的職位還是在掛在香江這邊,但是以后你可能需要經常去深海公司工作,沒問題吧?”
胡楊主要是考慮到自己手下沒有這方面的人才,經過好幾次的合作以后,他認可了于洪波,這才定下了這件事。
“沒問題,沒問題,常駐那邊都沒問題,反正周末都可以回來的。”
于洪波跟著胡楊,賺到的錢雖說不夠買一套好房子,但首付款肯定是沒問題的。想到很快就可以給家里改善住房條件,他的心里一片火熱,哪管是不是要經常去深海。
胡楊點點頭,喊來了許有年,讓他負責和于洪波簽訂合同。
職位嘛,胡楊不想讓于洪波具體負責一個部門,就讓他掛了一個總經理助理。
不過于洪波這個助理,不需要對許有年負責,他只需要直接對老板負責就可以了。
晚上,胡楊按時來到了酒會的現場。
“胡總,之前你打電話我剛好在國外,真是對不住啊。來,我給你介紹幾位投資界的精英......”
既然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專門做投資的大佬肯定不少。
胡楊跟著李凱澤轉了一圈,名片拿了一疊,但感興趣的人卻沒有。倒不是說同行是冤家,主要還是他自己的資歷太淺。
要不是李凱澤親自領著他,而且還著重介紹了匯嘉國際投資是盈動電訊的大股東,估計這些人都不會搭理他。
胡楊也無所謂,這種偏重于社交的酒會,本來就和他格格不入。
不過既然來了,到也沒必要顯得特立獨行,該吃吃該喝喝,有人過來搭訕,他也一樣能談笑風生,前提是你的說中國話。
普通話、粵語都行,說英語就免了。
胡楊吃了點東西,端著一杯酒慢慢溜達。聽到感興趣的話題,他也會稍作停留。
酒會上的男人們,談論的最多的還是互聯網,這是當下最時髦的一個話題。
“現在的互聯網企業,是不需要利潤的。因為我們做的不是今天、明天,而是未來......”
時隔幾十年,重生一回的胡楊終于又聽到了這個論調。
九十年代中后期興起的互聯網熱,曾經有一個很奇怪的論調,那就是互聯網企業不需要盈利模式。
這年月只要能跟網絡沾邊,就會有人追捧。很多互聯網企業其實都是在炒作概念,他們根本沒有盈利的手段,仿佛只要有人肯投錢,企業就會不停的膨脹下去。
這其實有點像擊鼓傳花的游戲,看誰接最后一棒。
等再過兩年,網絡神話的破滅之后,將會有大批的網絡公司倒在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