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泉喝了一口茶,笑著說道:“好茶!胡總,我來到公司的時間不長,千頭萬緒,還遠遠談不上熟悉二字。不過,我對于科技孵化園,倒有一些想法。”
匯嘉控股的日常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規則。王清泉要想再短時間內做出成績,只能另辟蹊徑,比如科技孵化園。
胡楊點點頭,示意王清泉繼續。
“我個人覺得,公司現在對于孵化園內的科技創業企業,從篩選和投資上,還可以進一步精細化的管理。比如,可以設立項目分級體系,對于所有的科創企業,有一套完整的衡量標準。”
目前的匯嘉控股,從科技孵化園選擇項目,走的是優中選優的路線。在評估上,標準制定的過于苛刻。
王清泉希望公司能把評估標準再進一步細化,然后采取項目分級。對于五星級別的評估項目,可以大力投資。對于四星級別的評估項目,可以正常投資。對于三星級別的評估項目,可以謹慎投資。
二星級以下的評估項目,也沒有一棍子全部打死,王清泉的建議是,嚴控投資。
胡楊聽完,沒有馬上表態。
按照王清泉的提議,對于匯嘉控股之前的評估體系,就需要動大手術,不是稍作改變就可以完成的。
巨大的工作量還在其次,關鍵是評估的標準,分級體系的建立,如何才能做到科學規范。
不過,這個體系一旦建立成功,對于匯嘉控股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這也會給匯嘉控股帶來資金方面的壓力。
胡楊估計,要是按照新方案執行評估和投資,投資額將會直線上升,比以往翻幾倍都不止。
“王總,你可以先著手進行資料的搜集,分級體系和評估體系的框架建立。等你有了初步的成果,我會在決策委員會會議上進行討論,再決定是否實施。”
胡楊考慮,還是要盡量不要急于求成,這件事最好穩步推進。
“好的,胡總,那我就開始進行前期工作。等有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再拿出來討論,效果會更好。”
王清泉對于胡楊的想法也能理解,畢竟他自己提出來的方案,較公司以往的經營策略,激進了很多。
等王清泉走了以后,胡楊查看了匯嘉控股最近的報表。
公司的賬上,之前有資金33.96億元,除去購買灣流G550公務機的3.3108億元,以及最近的一些開銷,還有30.58億元。
這要是王清泉提出來的方案得以實施,他估計今年內,最少還得投出去10個億左右,資金的壓力在明年就會凸顯出來。
不過,胡楊有信心這些投出去的資金,不會產生虧損。總體來說,也只是賺錢多少的問題。
資金肯定是投資出去才能產生效益,長期停留了賬戶上,當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