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秘書不是矯情,實在是下午有個重要的會議要參加,不光他不能喝酒,齊向民也不能喝。
“那你們就喝點果汁吧。”
胡楊總覺得幾個人坐下來吃飯,不喝一點酒,桌上就沒有氣氛。
“哎,胡總,這件事市里的能量有限,幫不了你太多,希望你能自行處理好吧。”
齊向民已經動用了幾乎所有的關系,才讓這一家國家級媒體答應采訪一次胡楊。
當然,采訪結束之后刊登的文章,毫無疑問會對胡楊有利。
吃過飯,齊向民和張秘書匆匆離去。
胡楊也乘車回到了自家的四合院。
他前腳進門,后腳一位姓呂的記者就打來了電話,對方希望下午能采訪胡楊。
胡楊考慮了一下,就把見面的地點定在了京城公司。
采訪進行了大約兩個小時,其間,呂記者問了很多問題,但主要集中在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前景等方面。
“胡總,如果讓你預測一下,國內半導體的整體水平,還要多少年才能趕上國際的先進水平?”
放下手里的采訪本,呂記者笑著問了最后一個問題。
“嗯,這個比較難估計。我個人覺得,大概還需要十年的時間吧。”
半導體行業,是人類科技之集大成者,代表了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水平。
整個行業的產業鏈很長,想完全吃透掌握在手里,十年其實都不見得夠。
比如上游的原材料和設備,國內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相差甚遠,十年的時間肯定是一個樂觀的估計。
胡楊的預測,主要是從設計、制造這一方面來說的,他覺得還是要給所有人一些信心。
“十年啊?這個時間倒是可以接受。好了,今天的采訪就這兒,謝謝胡總給了我們希望。”
呂記者站起來告辭,臨出門時告訴胡楊,這一篇采訪報道,一周內會公開發表。
送走了呂記者,胡楊在葉崇的陪同下,巡視了一圈京城公司。
“胡總,京都大廈如今已經封頂,內裝工程在今年六月底之前就會完工。”
京都大廈是京城公司最大的一個投資項目,葉崇沒等胡楊開口詢問,就主動做了匯報。
“嗯,工程進度不錯。葉經理,還是那句話,寧可慢一點,也一定要保證工程質量。很快就要過春節了,家在外地的員工,你要給他們回家過年創造條件......”
胡楊隨意的轉了一圈,就離開了京城公司。
兩天后,呂記者的采訪報道就刊登在了國家級的媒體上。
文章的題目很官方,“躑躅前行—國內半導體行業迎來曙光”。
說實話,這篇文章的內容還是比較客觀的,里面也引用了大量翔實的數據。
可是文章一出來,還是被一些人噴,說這是給胡楊洗地。
不過各大論壇和網站,都轉載了這篇文章。一些噴的太厲害的賬號,也做了禁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