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楊的想法,之前和孟如松說過,就是收購回來的國外企業,再和國內的企業組建合資公司,慢慢將管理和技術轉移。
收購的公司不會消亡,合資企業的利潤足以保證它的正常運轉,未來還是面向歐洲市場的一塊跳板。
因此,胡楊不打算對圖威精密機械的股權,做大的變動。
如果,張瀟非要參與進來,也是在組建合資公司的時候。
張瀟基本上明白了胡楊的意圖,稍微有些失落。他原以為胡楊會逐漸把圖威精密機械交給微電子設備,現在看來,胡楊并沒有這樣的打算。
“胡總,那么組建合資公司的時候給我們留一部分股份吧,我認為還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沒有達到最好的預期,不過張瀟也不想放棄。
或許,這就是他長期被供應鏈的事情所困擾的后遺癥。
“嗯,到時候再說,應該不會讓你失望。”
胡楊沒有拒絕張瀟,他心里也很明白,雖然同是匯嘉系旗下的企業,但內部的競爭也不能說沒有。
比如,各家企業之間也有績效指標的競爭,資源資金的競爭等等。
“那就先謝過胡總嘍!說實話,真沒想到一場金融危機,遍地都是寶啊。”
金融危機的后果就是該倒閉的倒閉,該萎縮的萎縮。不僅僅是因為資金流動性的危機,主要原因還在于市場的萎縮。
以前,北美通過這種方法收割了很多次全世界的優質廉價資產。這一次,終于也讓國內的一些企業趕上了一波東風。
不過,國內的企業出海,機遇和風險并存。也就是匯嘉國際投資這樣有國際并購經驗的大公司,若是沒經驗的公司,外面的陷阱也不少。
二人正說著話,夏冰敲門走了進來。
“老板,張總,沒打擾你們吧?”
夏冰笑瞇瞇的站在那里,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心誠。
胡楊笑著搖搖頭,說道:“我和張總隨便聊聊,不礙事。夏總這是有事兒?”
“老板,收購回來的公司不能放任不管呀。我準備招聘一些各領域的專業人才,補充到歐洲的公司去。”
夏冰的說法是有道理的,總不能收購了一家外國公司,原班人馬一點都不動。
自己這邊肯定要從國內派一些人過去接管公司,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都得有。
“這不是問題,你去安排就行。另外,夏總,和國內廠商的合資談判要盡快展開。除了圖威精密機械,其他兩家公司我們可以讓出主導權。”
也不完全是因為“隔行如隔山”,專業人才還是能的。主要還是沒那么大的精力,也沒有足夠的經驗。
胡楊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整條產業鏈的供應安全,沒必要事必躬親,每件事都自己去做。
“好的,我會按照你的意思去辦的。”夏冰趕緊點頭,“那我就先去忙了,老板,張總,你們慢慢聊。”
夏冰做事也是雷厲風行的性格,既然胡楊同意了她的建議,她就馬上就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