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籌集了大幾千萬的資金,連兩年都沒堅持下來,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胡楊覺得,這種擠牙膏似的投資方式不可取,最起碼針對鼎新科技就不是很好。
目前,鼎新科技的研發已接近尾聲,接下來就會面臨生產銷售等環節,正是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
“那,胡總的意思是?”
慕少青遲疑了一下,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匯嘉國際投資,莫不是夏冰又要來摘桃子了?
公司私底下倒沒有什么胡楊和夏冰之間的傳言,畢竟兩人平時接觸的也不多。但胡楊對于夏冰的偏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也難怪慕少青會多想。
“不是我的意思,是其他人的意思。集成電路發展基金,準備扶持鼎新科技。他們昨兒才給我打過招呼,我已經同意了。”
胡楊微微一笑,既然匯嘉系不準備控股,那么也就不在乎多一個股東參與進來。
而且,胡楊覺得自己這方面領投,其他資金共同參與,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能分擔風險,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胡楊這里所說的集成電路發展基金,指的是新鮮出爐的“集成電路發展基金二期”,和之前的那個基金有所區別。
集成電路發展基金,是國家牽頭成立的。而二期基金,主要扶持集成電路設備、材料等方向的公司,鼎新科技剛好趕上了這一趟車。
由于匯嘉系捷足先登,基金方面便先給胡楊打了電話,怕的就是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慕少青聞言,下意識的松了一口氣。可能連他自己都沒發現,再和夏冰的競爭過程中,他是有心理陰影的。
“胡總,我當然沒意見了,絕對服從你的決定。集成電路發展基金準備投入多少呢?”
慕少青心念一動,這才想起一個關鍵的問題。
“巧了,他們也準備投入一億元的資金。我的意思,你再跑一趟鼎新科技,集成電路發展基金剛好也要派人去,你們三方盡快把這件事定下來。”
有了胡楊定好的基調,談判不會拖延太久。
慕少青再次來到了鼎新科技,很快就和創業團隊以及集成電路發展基金簽訂了協議。
按照這份增資擴股協議,匯嘉控股和集成電路發展基金(二期),將分別向鼎新科技投資一億元。
本輪融資結束以后,鼎新科技的股權變動如下:創業團隊的股份占比為27%,匯嘉控股和集成電路發展基金的股份占比,都是36.5%。
匯嘉控股和集成電路發展基金,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只履行監督職責。
五個董事會席位,鼎新科技的創業團隊占據了三席,匯嘉控股和集成電路發展基金,各占了一席。
實際上,匯嘉控股投資半導體相關的中小企業數量,非常多。但投資規模都偏小,沒有太大的項目。這也是慕少青的一塊心病,僅靠這些小項目,匯嘉控股是比不上匯嘉國際投資的。
匯嘉國際投資呢,和匯嘉控股恰恰相反。他們投資項目,在數量上并不多,遠遠比不上匯嘉控股。
但匯嘉國際投資的單項投資都很大,動輒上百億,投資總額要遠遠將匯嘉控股甩在身后。
這樣帶來的后果,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每一年的利潤,還有就是公司的體量。
匯嘉控股早已落在了下風。
在胡楊的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誰賺錢了他都高興。但慕少青和夏冰不會這么想,畢竟同在匯嘉系的旗下,還各有小團體的利益不是?
因此,慕少青在完成了針對鼎新科技的投資之后,又馬不停蹄的轉戰多地,和二十余家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
一個月后,慕少青抱著一摞協議書回到了羊城。
而在全國轉了一圈的夏冰,卻兩手空空的回到了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