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康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小部件,在更換了供應商之后,明康通訊的智能機信號就有些不穩定。
“為了查找原因,我們一百多名工程師,愣是苦干了三天,最后才發現了問題所在。
回過頭,我們又派人去了這個家公司,幫助他們改進產品。就這么一個小問題,前前后后耗了我們小半個月的時間。”
說起這件事,高明康到現在還是火冒三丈。
不過有什么辦法呢?之前這個小部件是從RB進口的,但這家公司有北美的股權,人家停止供貨了。
原本歐洲有一家公司也生產同類的產品,當高明康派人去洽談的時候,人家明著就漲了三倍的價格。
不得已,高明康才和這家國內的小公司進行合作。沒想到,頭一次合作,就差點爆雷。
“高總,眼下的困難,我們以前都已經考慮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只能把效益和利潤往后排,保持供應鏈的相對穩定,才是重中之重。”
胡楊其實也很頭疼,但頭疼歸頭疼,國產化替代是不能動搖的大政方針。
現在的明康通訊就等于是整條產業鏈上的領頭羊,既要兼顧自己的利益,也要扶持起來一批有潛力的中小企業。
這就等于是大兵團作戰,形成集群力量,才是取勝之道。
“嗯,我就是發發牢騷,具體該怎么做,我的心里還是有數的。至于實在扶不起來的阿斗,我也放棄了不少。這其中有一些零部件實在是找不到替代,我們就只能自己開發了。”
比如基站需要用到的模擬芯片,以前都是德州儀器的海外公司給明康通訊供貨。
現在貨源斷了,國內又找不到替代,高明康便決定自己開發。
他先后從俄國、以色列等國家引進了一批的研究人員,實驗室就放在了巴黎。
很快這個項目就有了成果,之后以色列一家模式芯片廠商提出來想和明康通訊合作,建設一家合資工廠。
“胡總,你對于和以色列那家公司的合作怎么看?”
高明康在心里其實已經同意了這個合資建議,但他需要得到胡楊的首肯。
胡楊聽到高明康的詢問,沒有馬上表態。他瞄了一眼的車窗外的景物,一行人的車隊已經駛進了市區。
“高總,這樣,你說的這件事我再考慮考慮。回頭你把這個項目的有關資料都給我,我先看看。”
胡楊覺得,跟誰合作都沒有問題,但需要有幾個前提條件。
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合資工廠必須在國內建設。如果在國外建設,很有可能在未來會受到北美的影響,畢竟北美的長臂管轄是出了名的。
“好!我先把你送回家,到了那邊我就把資料交給你。”
高明康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隨即給助理打了一個電話,讓他準備好資料,等到了地方就交給胡楊。
等車隊到了胡楊的別墅門口,高明康的助理抱著一大摞資料走上前來。胡楊讓吳馨慧接過了這些資料,隨后她會把這些東西放到胡楊的書房。
“進去坐坐?”
站在別墅的門口,胡楊開口邀請高明康一起進去。
“算了,你剛回來先好好休息一下。我那邊還有無數忙不完的事情,我還是先回公司吧。”
胡楊的家里其實也沒什么人,田思純帶著小家伙還在金陵沒回來。
不過高明康現在真的是很忙,他今天之所以去機場接機,就是為了這個合資項目。
胡楊點點頭,目送高明康乘車離去。
回到家先洗了澡,換了一身衣服的胡楊,坐在餐廳里邊吃飯邊翻閱合資項目的資料。
按照資料上的說明,以色列那家公司準備把合資工廠建在東歐某國。
“這不扯嗎?為什么會選在那邊?這一條肯定不能答應,工廠必須要建到國內才行。”
其他的條件胡楊沒有細看,反正以后高明康會負責整個談判。
但合資工廠的地點選擇,明顯有問題。無論從那個角度上來說,也不應該這樣選擇東歐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