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馮云的父母,警方之前也調查了,完全不像出過事的家庭。
馮父的性格,多年重男輕女,甚至對女兒的死活失蹤不聞不問,會為了女兒殺人嗎?
再有就是馮云自己,老家的走訪,所有人對馮云的評價都是很沒主見,逆來順受。
大概她這輩子做過最叛逆的事,就是上大學后和吸血的家里斷了聯系。這樣的形象,也和那個千面女郎的身份,很是背離。
總之,陳立覺得調查到的馮云,和現在案子里的馮云,完全就像兩個人。
陳立捏了捏發痛的額角,想去喝口水,已經很晚了,今天對于許清柔的審問也差不多了,之后就是安排調查,昨晚就睡三個小時,此時他頭都炸了,想先去補覺。
可就在這時,小王在門口叫他,“隊長,副局說讓你和岳明,去他辦公室一趟,他有事和你說。”
……
夜晚商業街燈光璀璨,紀莫年從煙酒行出來,拎了兩瓶五糧液。
可到了飯店包廂門口,他卻又猶豫了。
門內歡聲笑語觥籌交錯,今天來的都是紙媒,個個都能口吐蓮花,祝酒詞翻著花樣。
紀莫年還記得自己剛到報社時,趕上周年慶,也是這樣的酒局。
那些平時看起來斯斯文文的記者也好,編輯也罷,竟都是喝酒高手。而剛畢業沒多久的梁旭等人,幾杯就喝懵了。
老主編當時恨鐵不成鋼的點著幾個剛畢業的,說酒桌上的博弈,和報道上的針鋒相對是一樣的,若一個社會版記者,連別人敬酒都不知該如何擋,如何回旋,就趁早放棄這行。
社會版接觸的人多雜,什么事都有,為了尋求答案,試探、引誘、破局、膽識缺一不可。
酒桌上就是最好的學習。
這句話刺激到了梁旭,拿著酒杯就沖進那桌老油條里,結果敗的特慘。
老主編當時就教他們,“人家敬酒,給你一個不得不喝的理由,你得在他話里找漏洞。反擊,還能撕破臉,這是技巧。”
老主編其實那天帶他們幾個去,也是有意殺殺年輕人的銳氣。
剛畢業的記者,尤其社會版的,大多都是憤青。報道真相新聞,挖掘社會問題,確實需要記者的沖勁,但很多時候,這種正義感會被有心之人利用,所以要時刻保持憤怒的勁外,還要睿智,有分辨的能力。
不得不說那一課,讓紀莫年等人受益匪淺。
那天到最后,唯一腦子還清醒的紀莫年就讓老主編很是刮目相看。
倒不是紀莫年酒量多好,只是,酒桌上保持清醒推杯換盞的能力,紀莫年自小就從父親那學到了。
他的成長環境不允許任何家庭成員因喝酒而失態。這會讓敵對方,有抓住把柄的機會。
也是那天梁旭第一次指著他的鼻子,問他不累嗎?整天端著。
說實話梁旭和他剛搭檔時,他倆真的很互相看不上,梁旭做事很沖動不計后果,可也就是這份膽識做了很多人做不到的程度,挖掘出了更多社會問題,但往往惹來的麻煩就很大。
這樣的憤青自然討厭紀莫年瞻前顧后的性格,更是覺得紀莫年是靠背景,實力不如自己,還裝腔作勢。
所以那天梁旭最先借著酒勁發出來了。
和老主編嚷嚷著不公平,“推杯換盞酒桌文化,莫年是比我厲害,但那是厲害,就行的嗎?就比如剛才,我也說了同樣的話,新晚報的劉編就灌我,不灌他。
還不是他們顧及紀莫年背后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