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陳立把自己原組員調到外面后,身邊就實習生和紀莫年了,所以調查地點疏通關系,找人拿內部資料這些事,實習生當然沒什么經驗也沒那個本事,都是紀莫年托人找的。
紀莫年不在后,陳立才發覺這個人作用有多大,不然哪怕他是刑警隊的找很多關系也不是一個電話就能疏通的,還要向上報告,審批,時間長不說,很多部門人家在規定范圍內并沒有賣你人情的必要,這就拖慢了調查進度。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意外的是,紀莫年不來了后,定夜宵的任務就落在了實習生身上,陳立吃著味如嚼蠟的夜宵,才意識到紀莫年定的盒飯有多好吃。
到后來副局通知陳立說是紀莫年家里老人生病,所以這段時間不來了。
陳立想打電話關懷一下,但都沒打通,又因調查忙就沒再找他,畢竟大老爺們不必矯情。
但此時遇到查紀錄片底片的事,又不免想起他,不過給紀莫年發了微信,還是沒回。
陳立也就只能嘆口氣,繼續調查去了。
下午,要進赫家原來住的村里調查走訪,他和實習生肯定不夠,而當地刑警隊接了一個大案,人手不足。之前就打過招呼了,陳立讓專案組調兩個人過來,一起進村走訪,多兩個人比較節省時間。
結果陳立在村口等著,看到風馳電掣熟悉的車時,不免皺了皺眉,看到從這車上下來的兩人,更是一種強烈的說不出來的感覺。
來的是小王和小寒。
之前陳立因自己的懷疑,將他的組員調到外圍調查。
哪怕是趙剛出事后,也都沒有叫回來專案組核心,所以這次理論上,不該是小王小寒過來。
小王下了車后氣喘的指著小寒,“這女的開車太快了。”
小寒則和陳立他們打著招呼,對小王的指責翻白眼,“一個男的磨磨唧唧的,我在和平商廈。”
小王沒好氣的,“和平商廈那邊人多,我一大早去就是為了沒人時好測量,你這不是趕上了嗎?”
“那還不是因為我開車快。”
陳立打斷二人,“來的怎么是你倆?”
原組員都調到外區調查了,查的都是一些已經知道的線索核對。
小王說的那個和平商廈,是郝大偉線下情趣用店所在的商城,之前核對過郝大偉公司的賬目,線下商店的實體銷售不太對,商業上有一個商場面積和實體銷售額的比例,能粗略計算出他實體商店的賬目是否真的存在問題。
小王就是去做這個的。可以說是非常邊緣化的調查了,陳立的原組員在趙剛死后也說過想回核心調查,但陳立都以現在組里是何志明為主導,他的人在里面,兩組的人容易出現溝通問題回絕了,雖然小寒他們一直有埋怨,但都很聽陳立的話。
畢竟邊緣化調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家都是為了案子,不會多說什么。
但其實陳立是因心里一直有一個懷疑,倒不是說他懷疑趙剛不是奸細,畢竟趙剛當時的行為確實有問題,可陳立還是有種感覺,說不出來為什么,就是有種刑警的本能。
雖然他希望那是自己想錯了,但這個案子不能再出任何差錯了,尤其是自己這組的組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