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大清早拿著兩個包子溜達到怡紅院對面胭脂店的林海正跟秋生在扯皮。
討論怡紅院哪個姑娘更漂亮。
可惜九叔管的嚴,要不然自己也可以去勾欄聽個曲什么的。
秋生這個家伙也只能看著對面流口水,畢竟是來投靠姑媽的,不好做些不著調的事,加上手頭也不寬裕,能做的就是對面姑娘來買胭脂,加三成,當去不了的報復了,以解心頭無錢之恨。
“秋生啊,我跟師父說了你去義莊的事,至于能不能拜進師門,就看你自己了”。
林海啃著包子說道。
秋生夸張的喊道:“不是吧,師兄,那豈不是義莊打雜的?
林海:“掛名弟子而已,也談不上打雜的,你學到東西,一樣可以入師門,什么都學不會,入門干什么?給別人笑話師父收兩個廢物點心”?
“師父不要面子的”?
林海接著說道:“外面想掛我茅山招牌的多得是,你還敢嫌棄?義莊好歹有份手藝,總比你現在寄人籬下強吧”?
“雖然是你親姑媽,我就不信你待的很開心”?
寄人籬下這種事林海上輩子小時候做過一次,具體不想回憶了,總之不是什么愉快的體驗,套用一句話就是,你連呼吸都是錯。(這個是作者本人親自經歷,具體不想說,沒意義,總之有過寄人籬下經歷的兄弟應該很清楚)。
秋生雙目無神的看著外面,實際上他也能感覺到,雖然姑媽對他很好,時不時還給零花錢,但是他能感覺得到家里其他人對他的排斥,只是沒表現出來而已,所以他寧愿長時間待店里,也不大愿意回去。
可能姑媽也覺得這樣對待侄子不好,索性用點人情把他送義莊去,總算也能學點東西,九叔在任家鎮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大師,任老爺見到了也要尊稱一聲九叔。
思考了半天,總算回神,對著邊上的林海說道:“師兄,明天早上我就過去拜師”。
林海道:“那行,記得早點來,以你的身手,說不定可以做個二師兄,打雜怕是輪不到你”。
秋生聞言,眼睛一亮說道:“師兄,真的嗎?不是說義莊已經收了一個人了”。
林海道:“是收了個,但是拳腳稀松平常,腦瓜子還不大靈活,義莊以后肯定給他,茅山法術之類的,他怕是無緣了”。
“所以你最好下點功夫,爭取學點東西,出去也不至于餓死”。
說完,林海轉身就去市場買東西去了,也懶得搭理秋生的大呼小叫,反正他是大師兄,打雜的事怎么也輪不到他啊,畫個雷符賣都夠普通人吃喝個一年了。
隔天,文才正在院子里掃地。
突然傳來一陣敲門聲。
嘴里咕嚕著:“誰啊,大清早跑來敲門”。
打開門一看,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站門口,手里還提著禮物。
“你就是文才吧,我是秋生,今天是來拜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