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四人來茅山已經三天了,明天就是十月十五門派受箓的時候,這幾天陸陸續續的也來了很多人。
九叔這三天除了帶著林海各個山頭拜見長輩,就是給兩個沒受箓的弟子講解流程,以及需要知道的戒律,免得以后被清理門戶。
一、是法天地、敬祖宗,授箓必先設壇,這個“壇”就是祭拜天地神明祖宗的;二、是明師承、皈三寶,按“三山嫡血字派”明其輩份,莊嚴宣誓皈依道經師三寶,維持有序傳承;三、是受戒律,發誓愿,以宗教教規約束自身,行善戒惡,通過發誓愿做到愛國愛教,忠孝仁慈儉,誠信不欺等。四、是頒法職、宣教化。
《云笈七簽》云:“箓生通過受箓,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圣”。受箓之后,名登天曹,就可以代人行法,召遣有靈。
箓生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箓》(此六、七品銜頭),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箓》(此四、五品銜頭),加授《上清五雷經箓》(此從三品銜頭),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箓》(此正三品銜頭),最高就是《上清大洞經箓》(正二品銜頭)以及《三清三洞經箓》(正一品頭銜),后面兩個一般人就別想了。
正一道士授箓相當于天庭給了你一個執法的權利,并且給你派了兵馬。那隨著你的授箓品階不斷提升,你的權利也越來越大,你的責任也是越來越大。
所以修行沒到那個境界,卻想獲得巨大的權利,那也是相當危險的。
九叔講完喝了口茶,看著若有所思的兩個徒弟,問道。
“都聽到了沒有,以后授了箓就是茅山中人了,什么事該做不該做,自己心里要有數”。
秋生這時問道:“師父,受箓之后是不是就有官職了,可以調動天兵天將”。
文才聞言,眼神一亮的看著九叔。
“理論上是沒錯”。
九叔點點頭,慢條斯理的喝著茶。
林海看著這兩個笨蛋,解釋道。
“受箓只是造個名冊,名正則言順,兵將不是不能調動,你看看自己配不配”。
“師父頭銜比你高得多,你看看師父斬妖除魔,請過什么兵將沒有”。
“不是沒有兵將,而是你請不動,官職是官職,別人聽不聽你的就很難說了”。
“頂多借助神威畫個符咒什么的還行,要想調兵遣將,等你什么時候升任陽神天師再說吧”。
文才皺眉說道:“哇,這么麻煩,師父我能不能不受箓了”。
九叔看這個打退堂鼓的徒弟,氣不打一處來,操起邊上的雞毛撣子,左右開弓,一時間師兄弟雞飛狗跳,連邊上看戲的林海都被波及到。
翌日,授箓正式開始。
林海站邊上百般無聊的看著儀式的進行,這時一個身影悄無聲息的摸了過來。
“石少堅,你能不能改改你那猥瑣的模樣”。
“海哥,這不是你說的神豪氣質嗎”。
看著梳了個大背頭,頭發油光水滑的石少堅,林海心里想著是不是忽悠的太過了。
這孩子好像還是長歪了啊。
其實九叔跟大師兄石堅關系雖然談不上親密,但是也不會刀兵相向,畢竟同一個門派,不至于有什么深仇大恨。
林海之前受箓之時在茅山呆過很長時間,山上全是老頭,就他跟石少堅兩個少年,于是臭味相投,沒少禍禍茅山上靈獸妖物。
比如掌門養的仙鶴,大長老養的八珍雞,藥殿培育的各種靈藥,都被禍禍了一個遍。
前世看電影覺得坑貨二人組闖禍,導致九叔師兄弟對決,就很不得勁。
大師兄其實人不錯,進門就說是不是要他來抗這個擔子,這種事光擺平地府沒什么用,門派其實也會追責。
私放鬼魂,鎮壓鬼差,要是大師兄狠一點,直接就可以清理門戶。
在玄門正派眼里,這種行為跟邪魔外道沒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