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要做到什么程度,就看祖師爺什么時候能原諒他了。
所以說千萬不要得罪神明,哪怕是林海這種高道在面對神明的時候都是恭敬有加,從來不會在神廟中口無遮攔。
你甭管那塊石頭它是不是真的石頭,天天口無遮攔形成習慣,哪天遇到有靈的,那豈不是就完犢子?
“我再考慮考慮吧”。常山道人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試圖緩和氣氛。
不管是退出玄門還是散盡家財,他都做不到,富貴過的人,絕對接受不了落魄。
林海聽到他這句話之后,卻是微微搖頭,常山道人沒救了。
本來自己是給了他一個自救的機會,只要他在這里做出選擇,就等于是在執法長老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
后續只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可保自己性命無虞。
但常山道人猶豫了,猶豫就說明沒有悔過之心,那么他的結局也就已經注定,哪怕是林海想要改變,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才行。
“隨便你”。林海一臉玩味的看向常山道人:“不過我要提醒你一句,你運送僵尸洪坤得到的財物屬于不義之財,最好是交出去”。
“言盡于此,你有事就先去做吧”。
林海端茶喝了一口,常山道人見狀訕訕一笑起身告辭轉身往外面走去。
“林執法,他還有沒有機會”?金不換有些不落忍,常山道人不但是故人之后,跟他的關系也是非常好的。
他比常山道人年齡大很多,見識當然也就更廣,而且旁觀者清。
知道常山道人走出客棧這個門,他的性命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
林海輕嘆道:“我沒給他機會嗎?我給了他兩次機會,所謂事不過三,他的命運不在于我,而是在于他自己”。
“連自己都不想著自救,我這個執法長老難不成徇私去幫忙嗎”?
說實話,執法長老這個位置其實很不好坐,很多時候你看著門下弟子違規丟掉性命,你都不能多說一句話。
執法長老不是保姆,他只負責執行門規,心性不夠狠的人是坐不了這個位置的。
比如九叔就不行,明面上九叔很嚴格,實際也是個老好人性格,文才、秋生這么多年沒被打死就是明證。
“唉,我怕他會去何祖師那邊助紂為虐啊”。金不換幾次想站起來追出去都沒有下定決心。
“他被自己的欲望蒙蔽了神智,希望他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吧”。話是這么說,林海卻知道常山道人一定會去何駝子那邊。
人性非常復雜,大多數時候撞了南墻也不會回頭,只有到死的那一刻,他們才會為以前所做的種種錯誤決定而后悔不已。
緩和一會,金不換將常山道人拋諸腦后,正色看向林海道:“林執法,那我這邊能做什么呢”?
既然做出選擇,那就要為自己的選擇應有的代價,金不換可不會蠢到用命去幫誰,他茅山弟子立場永遠跟林海一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