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拆除38倍口徑127毫米口徑雙聯裝高平兩用炮和三聯裝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空閑下來的位置上,則是被安放上了不少新鮮玩意。
在別人都還不知道防空導彈是什么玩意的時候,在嚴重患有火力不足恐懼癥的夏天的命令下,根據薩姆2防空導彈研發出的艦上版本就已經被搬上了艦。
相應的艦上安裝上了各種領先的雷達設備等等設備,以供制導和提前發現敵人,鎖定敵人,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前,將敵人徹底的消滅掉。
如果只是這樣,還算不上火力不足恐懼癥,更不要說,夏天還是火力不足恐懼的晚期患者,這才那到哪兒,整個依阿華級戰列艦上也就安裝了6臺這防空導彈的發射架。
根據改進后的發射架,同時可以掛載兩枚,這也是為什么說整個依阿華級戰列艦就剩下了半個殼子,內部被換了一個遍,這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遠中防空有了,近程及末端的防御自然不能少,整個依阿華級戰列艦上一共安裝了3臺20管20毫米艦炮和3臺10管35毫米艦炮,均是安裝在甲板的前中后三個區域。
不管是20管20毫米艦炮還是10管35毫米艦炮它們均可以進行360°旋轉。
射速和射程方面,20管20毫米艦炮理論最大射速可以達到30000發/分,就是三萬發每分鐘,這一分鐘就是幾套房出去了,最大有效射程可達4000米,最大射高可達1800米。
10管35毫米艦炮理論最大射速可以達到8000發/分,這一分鐘依舊是幾套房出去了,雖然射速上比之20管20毫米艦炮慢了不少,但奈何人家口徑大呀,單發成本也是高了不少,但還好是自產自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要不然還真用不起這兩個家伙。
而且一用就是各3門,這玩意妥妥的小口徑炮彈和子彈的消耗大戶呀,真的是累死累活裝填一整天,結果你幾分鐘就給全部打出去了,這不是要累死后勤的接著嘛。
10管35毫米艦炮射程這邊,最大有效射程可達6000米,最大射高可達2800米。
理論上10管35毫米艦炮還能打得更遠,不是說6000米外就沒有太大傷害了。
新版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就以這4種防空武器,組成了最終的防空火力網。
對空有了,對地和對海自然也不能落后不是,不能僅靠那剩下的一門三聯裝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撐著吧,這怎么可能是夏天的風格。
夏天直接讓塞北基地在青龍軍現有的各類型火箭彈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研發,因此研發出了多款艦射火箭彈,火箭彈口徑方面,也是從220、300、370三種,本來是還有120的版本的,但改進之后,直接就被取消掉了,留下了這三種射程更遠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