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船上五人正在討論的是如何對付另一艘船。
何洛的意見是:“我們先跟他們兜幾圈,找機會開炮。如果能夠直接把對方擊沉,這關就毫無懸念了。”
馬上就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剛才只是僥幸,真要拖下去,誰擊沉誰還不一定呢!”
“沒錯!我們都是近戰,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盡快靠近對方,打接舷戰!”
剩下兩人雖然沒有說話,但看他們的態度,顯然也是支持盡快接舷。
何洛明白,這些人在己方擁有了一定的開局優勢之后,就開始追求更大的利益。
如果按照他說的方法,找機會擊沉對方,這固然是一個最省事的方法,卻意味著其他四人在這場游戲中的貢獻微乎其微。
船上只有何洛一個人帶著燧石,只有他能夠開炮。
擊沉對手的戰績將由他一人獨享,別人怎么可能接受。
所以另外四人的態度是一致的,他們想要接舷。
事關利益,何洛根本無法說服這些臨時隊友。
如果是“鬼牌”面對這種情況,估計會殺掉這些不靠譜的臨時隊友。
但是眼下的局面不可能這么做。
駕駛這種單桅小帆船至少需要兩個人,一人掌舵,一人控帆。
此時這兩個崗位都已經有人在負責了,而何洛則淪落為炮手。
由于炮位都是固定的,他就算想要朝敵船開炮,也得隊友們配合才做得到。
在4票對1票的情況下,何洛只能放棄對指揮權的爭取,轉而想辦法改良隊友們的作戰計劃。
事實上局面遠遠還未達到可以樂觀面對的地步。
駕駛帆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剛才能夠駛出碼頭,他們所做的只是簡單地揚帆起航。
而想要在遼闊的大海上與另一艘海盜船實現接舷,則需要精湛的駕駛技術。
即便桅桿上貼著如何控帆的簡單說明,面對海面上捉摸不定的風向,何洛所在的海盜船依然顯得非常笨拙。
他們為了調頭回來面對另一艘海盜船,自己的船居然慢吞吞地在對方船頭正前方轉向。
這就是業余人士駕駛海盜船的結果了。
他們等于是主動把自己的海盜船送到了對方的船艏炮口正前方……
面對這種送貨上門的好事,“鬼牌”的船自然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開炮。
“轟”的一聲巨響,何洛所在的海盜船發生劇震,船身也發生了超過30度的傾斜,所有人都站立不穩跌倒在地。
關鍵是他們的右側船舷被打出一個大洞!
與之相對的,他們這艘船面對著對手的一側船舷,兩門炮都是剛才開過炮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何洛只能看著對方的船干瞪眼。
之前何洛的船位于對方左側,現在海盜船是右轉調頭。
按照現在這種節奏,過一會兒兩船將會相對行駛,并且錯開一定的距離。
然后大家都用右側船舷面對對手。
這就意味著何洛的船還得挨上對方兩炮,而自己依然無法還擊……
何洛不得不把這種情況告訴隊友們,讓他們考慮是否要改變航向。
為了避免這些自私的家伙產生抵觸情緒,他甚至不敢使用強硬的口吻,只能提出自己的判斷,交由眾人共同決定。
這時候何洛就要慶幸自己的船剛才已經挨過了一炮,讓大家體會到被動挨打的滋味。
雖然剛才那一炮是打在船舷上,但是威力之大,大家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