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他們是怎樣看待死亡的呢?”王陽明問道。
張其金聽王陽明這樣問他,想了一會兒才說道:“對于你的這個問題,蘭薩的說法最具有代表性。他認為人類之所以會認同‘死亡’這一概念,是因為生而被教育說‘人終有一死’。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人類只是知道肉體會死亡。”
“對于他的這個觀點,倒是非常符合宇宙和時間都是人類思想的‘簡易工具’這一說法。”王陽明說道。
“是這樣的,一旦人類的心智構建出宇宙和時間,那么死亡以及不朽就存在于這個世界上,且并無空間和線性的邊界。”張其金說道。
“這就像你所說的,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出發,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人死后并沒有消失,死亡只是人類意識造成的幻覺。”王陽明在說完這句話后,他繼續問道:“哪蘭薩還有什么觀點能證明死亡這一概念呢?”
“蘭薩經過研究,他還發現,當一個人的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停止流動,也就是說,當物質元素處于停頓狀態時,人的意識信息仍在移動,除了身體活動之外,還有其他超越身體的量子信息,或者是說俗稱的靈魂。”
至于張其金跟王陽明說的這些觀點,曾有研究報告指出,人的“靈魂”是較之常規神經元更為根本的某種東西。
王陽明在聽完張其金的說法之后,他就說道:“聽完你的闡述之后,我可以告訴你,如果真要說人世間有什么是永恒不滅的,那恐怕就只有靈魂了吧!人在臨死之前,這一生所建立的名譽、地位和財富都得一一拋下。一個人能帶著走向另一個旅程的,唯獨靈魂而已。因此,如果你問我:這一生所為何來?我可以告訴你,是為了做一個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來。換句話說,哪怕只比原本好一點點也無妨,我就是為了帶著那凈化過的崇高靈魂離開人世而來的。”
張其金聽王陽明這樣說,他就在心里想道:“這難道說的就是一個人的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對于這兩個極其基本的問題,這難道跟我所認識的在于提升心性,鍛煉靈魂是一致的。但這好像又跟意識是一直存在宇宙中,并且很可能是從宇宙大爆炸時期開始的有些相似。”
張其金在想到這里的時候,他就對王陽明說道:“當人的心跳停止,人腦中所存儲的信息不會隨之消逝,而是繼續在宇宙中擴散。這一理論可以解釋很多經歷過臨床死亡的人回憶起自己在深長的隧道里或者看到一束白光這一現象類似。這能說明什么問題呢?”
王陽明聽張其金這樣問他,他思考了一會兒后說道:“通過你跟我的說法,我認為,當人的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微管失去其量子狀態,但存在于其中的量子信息不會被破壞,它們就在宇宙中傳播散布。如果重癥監護室的病人存活下來,他們多會講述那‘一束白光’或者看到自己如何‘靈魂出竅’;如果病人去世,那么量子信息就會在不確定的期限內存在于肉體之外,即‘靈魂’。”
“你這樣的說法,就好像我看的美國神經外科教授亞歷山大在自己的著作《天堂的證明》一書中所描述的一樣。他寫了自己在去陰間旅程的故事,他說,當時他處于昏迷狀態,感覺自己去了天堂,在天堂的周圍有蝴蝶飛舞,還有一些類似于天使的物質。”
王陽明在聽完張其金的話后,長長地嘆了一聲,說道:“我算是過來人了,對靈魂有著獨到的看法,我認為靈魂是一種帶有陰性能量的光團,民間稱之為靈魂。佛教的專用名詞稱其為‘第八識’,即‘阿賴耶識’,屬于一種帶有陰性能量的神識,而無陽性實體。因此,凡人肉眼是看不見的,只有具備天眼神通的人才可以看見。我講到這里,你認為靈魂是存在,還是不存在呢?”
張其金想了一會兒說道:“按照你的觀點,那就是說,人類的靈魂是存在的。”
“既然你已經有了答案,你就要知道,人類之所以看不到靈魂,是因為靈魂出竅離開肉體后,可以看見自己的肉體以及身邊的人在做什么。此時與他們已無法溝通,靈魂說話因無陽性的聲音,所以常人是無法聽見的。此時,靈魂擺脫了肉體的束縛,非常輕松舒適,如釋重負。對于生前飽受疾病之苦者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解脫。靈魂出竅后絲毫也不帶走肉身的殘疾和病苦,但仍帶有一些前世疾病的信息。在剛離肉體的幾天里,靈魂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多生多劫以來所造的一切身、口、意業因,以及多生多劫養成的一切習氣,如同程序,都儲存在第八識里,靈魂無論轉世到哪里,都會攜帶著這些信息。我就是最現實的寫照。”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