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金走進屋后,他又按照《扁鵲心法》所教的針灸法給袁心怡的爸爸作了針灸調理。
在完成各個治療后,張其金就回到了客廳。此時袁虹已經準備好了要給張其金講解《金剛經》的方案,她今天要給張其金講解《金剛經》與世俗世界。
袁心怡在前面已經給張其金多次講過紅塵世界了,她覺得現在給張其金講講佛法講究的“看破紅塵”正是時宜,因為“看破紅塵”并不是與世隔絕,更不是遠離現實世界。
提及佛法,多數人的反應就是“深山野剎,古卷青燈”。事實上,佛法是從世俗中來,到紅塵中去,與現實世界密不可分。即使僧人都生活在深山古剎,與世無爭,但佛法也會穿越時空,深刻地影響著紅塵男女的精神世界甚至生活態度。
釋迦牟尼在沒有出家之前,他看不破世俗紅塵的時候,心中煩惱不堪;在他看破紅塵的時候,就已經成佛了。佛法當然是成佛之法,即看破紅塵之法,但如果離開了紅塵去修行佛法。那就無所謂“看破”與“看不破”了。從這個角度講,《金剛經》其實是佛祖留給眾生在紅塵修行的“全攻略”寶典。
在修行道路上,佛是過來人,所以能夠站在頂峰“一覽眾山小”,哪里有陷阱,哪里有機關,哪一個關節最難打通,哪里可以快速升級,他都清清楚楚。
對于那些希望通過逃避現實解脫痛苦的人來說,紅塵是洪水猛獸,不可以靠近。
但佛的親身經歷表明,紅塵是不可以逃避的,也是逃避不了的,所以他在避世不通的情況下,轉而向世俗紅塵去求證,很快就悟到了真理。
因此,佛眼里的紅塵是最方便的修行場所。特別是《金剛經》強調衣食住行都是修行的好道場,各種欲望雖然容易污染人心,不過一旦參透他們不再執著它們,意想不到的福德、好處自然就來了。
《金剛經》又提倡人們入紅塵。其中的佛法也主要是針對在世俗紅塵中的修行,防止了學佛眾生誤入“偏執”的歧途。所以,《金剛經》又是一部到紅塵中修行的實踐守則。世俗中學佛的居士,有很多人因為奉持《金剛經》而悟道。
其實不學佛的人,如果明白了《金剛經》中的道理,也能從中得到啟示。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悲歡離合,尤其像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等愉悅的情感,有時候會讓人刻骨銘心。這些都是美好的,但又容易讓人戀戀不舍,產生過分的貪求,甚至癡迷其中。
所以說,學佛不是禁欲,《金剛經》不否認世間眾生的歡愉,它要告訴大家的是,過分的執著會適得其反,深愛轉瞬間會變成大恨,巔峰再往前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在袁心怡講解完這一切后,張其金就站起來對袁心怡說道:“袁心怡,那我就先回去了,我們學校見。”
袁心怡撅了撅嘴巴,卻沒有說話,她算著張其金應該走出了她家的樓道了,就快步走到窗子邊,看著張其金逐漸跑遠的背影,小聲嘀咕道:“大笨蛋,今天是星期天,又不要上課。學校見你個頭。”
張其金從袁心怡家跑步回到家的時候,已經七點了。
張其金剛跑到龍薇家門口,正要進屋之際,就看到鄒若雅開著車也來到了龍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