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盤古夫妻商量,打算給每個泥人起個名字。泥巴人聽盤古的吩咐,一個個從場院里跑出來。有的爬到桃樹上,有的爬到梨樹上,有的坐在石頭上,爬到桃樹上的叫桃,爬到梨樹上的叫梨,坐在石頭上叫石,站在河邊上的就叫河......
這些泥人跟著盤古夫妻學了好多本領,盤古夫妻就把泥人的名字當姓,送往各地過日子去了。他們有的到平地種田,有的去深山打獵,有的到河邊捉魚。
年長日久了,盤古生活居住的石獅子山被后人叫作盤古山,山上修盤古廟,塑有盤古像。盤古爺和盤古奶的故事就在各地傳開了。”
在廖春元說完之后,周玲看了一眼張其金,說道:“我看春元同學說的就是比其金說的更符合人們所認識的觀點。”
“周玲同學,你不能如此下斷論,我說的是從科學依據出發的。而春元說的是從上古傳說來敘述的,角度不一樣,故此得出的結論不一樣。春元所說的‘盤古開天’的故事被記錄在《太平御覽》卷二《三五歷記》和《繹史》卷一《五運歷年記》中,相傳,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分開,宇宙像是一個混沌的雞蛋。而盤古就一直睡在這個混沌的雞蛋里,慢慢地生長,一直過了一萬八千年。
他醒來后發現四周一片漆黑,于是用斧頭一揮,雞蛋崩裂開來,其中輕的部分上升變成了天空,濁的部分下沉變成了大地。盤古為了防止天地再次合到一起,于是腳踩地,手托天。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增厚一丈,盤古的身體也每天長高一丈,就這樣一直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終于固定下來。
而盤古也因為太累而倒下死了,盤古死了之后,他唿出的氣變成了風和云,聲音變成了雷霆,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四肢和身軀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山脈,血液變成了河流,肌肉變成了田地,毛發變成了星辰,皮膚和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牙齒和骨骼變成了金屬和石頭,骨髓變成了玉石,而汗水也變成了雨露甘霖,盤古不僅開辟了天地,還用自己的身體創造了天地間的萬物。”張其金辯解道。
“哪你能跟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四極,什么又是五方山脈?”江曉陰問道。
“古書里的四極特指中國領土地理位置的東南西北最邊遠地區:東極是撫遠,撫遠縣地處祖國陸地最東端,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和‘東方第一縣’之美譽。西極是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是我國的西疆極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南極是南沙群島,南沙群島是祖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南、島礁最多、散布最廣的群島。北極是漠河,漠河是祖國最北的一個縣,每當夏至前后,這里有近20個小時可以看到太陽,即人們所說的極晝現象,有時還會看到異彩紛呈、絢麗多姿的北極光,因此這里又被稱為‘中國的北極’。五方即東、南、中、西、北五個方位。五方是我國古代對空間方位的一種劃分,也是五行理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五方的確立使得五行理論與空間有了相對應的關系。”
張其金講完四方和五極后,他繼續說道:“我的結論剛才已經說了,但我要補充一點:從科學家的角度來說,人類應該要知道宇宙的多樣性,銀河系就如此之大,何況無邊無際的宇宙,我們想不到猜不到的進化方式可能在宇宙深處的各個角落里面上演,而人類對此一無所知。”
正當張其金還要發揮想象進一步闡述時,他的身后卻傳來了一聲甜美的聲音,“都到上課時間了,你們沒有聽到上課鈴聲嗎?你們還圍在一起干什么?”
同學們一看,是楊鑫老師,同學們趕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