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評論都是源于唐伯虎所寫的這首詩,因為唐伯虎在這首詩里的“阿”字,是江南兒語。江南一帶的小朋友遇到害羞丟臉的事情,都會齊齊拍著手掌在嘴里叫道:“阿,阿……”
唐伯虎能把詩寫成這樣,看來就是在搗毀王陽明,如果王陽明在此之前就能站出來杜絕唐伯虎的這種行為,估計當時就算是打死他,唐伯虎也絕對不敢這樣寫,因為哪里的王陽明是官,而唐伯虎卻什么也不是。
對于這首詩,很多人都認為唐伯虎不是針對王陽明寫的,但事實就是事實,唐伯虎的這首詩,實際上就是針對王陽明寫的。
歷史現實時,這首詩當時是唐伯虎為《列仙傳》專門題的詩,不明究里的人都認為唐伯虎畢竟跟王陽明無冤無仇,這不是寫給王陽明本人的,因為詩里就沒有提到王陽明,這怎能說是唐伯虎寫王陽明的。
但唐伯虎心里明白,他為了要出名,必須借助王陽明才能讓自己達到目的,而他要達的目的,就要寫王陽明正在干的哪些不務正業的事情。
《列仙傳》在京城出版后不久,王陽明就發現官場中的很多人看他的眼神不對。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總是覺得他的上級領導和身邊的同事都在處處為難他,他感覺做起事來非常的吃力,自己點兒混不下去了,最后只好謊稱自己有病了,就向上級部門打了辭職報告。
其實王陽明打這份辭職報告,他是不想辭職的,就是想讓上級領導意識到他王陽明是有自知之明的。
但出乎王陽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在他的辭職報告打上去不久,就被上級領導第一時間批準了。
這不明擺著嘛!由于王陽明整日正事不做,只想著求道成仙,大家都受不了他了,包括他的上級領導,見王陽明不務正業,而且現在又假借為名辭職給了他機會,也就毫不留情面地,甚至說看都沒有仔細看,就答應了他的要求,就簽了字,而且在辭職報告上簽完字后,他的上級領導還說:“這個刺頭終于走了!”
上級領導心里是說出不出的哪個痛快呀!
王陽明在接到批復后,郁悶地說了一句:“我靠,這也太不近人情了,竟然連一句挽留的話都不說,難道我王陽明的人緣就這么差嗎?就這樣批準了,這也太不給我王陽明面子了。”
然而,王陽明哪怕內心非常地痛苦,也只能自己品嘗了,畢竟辭職報告是他主動寫的,也是他主動向上級部門遞交的,沒有人拉著他這么干,他只能在心里自嘆道:“我王陽明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呀!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王陽明說完這句話后,他倒是想得開,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哪怕心里非常郁悶,他還帶著他的書童,挑起一些書籍就回到了老家余姚。
在王陽明回到余姚老家后,他還是整天什么事都不干,學著他的三世祖王與準的花樣,在四明山找了個洞,于是鉆進人們當時所謂的老鼠洞里去打坐了,卻把娶的六個老婆扔在家里獨守空房,這也太沒有擔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