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金在讀《明史》的時候就知道,按照當時大明王朝的考試規定,整個考場都是封閉的,怎么會出現一只那么奇怪的鳥,而且還有意向劉養正的試卷上拉屎。
劉養正也對于這種奇異之事非常的百思不得其解,他總覺得發生這樣的事,莫非有人暗算他,所以他一直想揭開這件事迷底。
發生這樣的事,落榜后的劉養正心里可是窩火極了,如果不是他心里力量強大,他早就自殺了,即使沒有像發生自殺這樣的事,但劉養正是不弄個明白,他是不罷休的。
劉養正在考試結束后,他遲遲沒有離開,他在考場附近不斷走動,就是想弄清楚那只怪鳥是怎么進入考場的。
像拉屎在劉養正試圈上的怪鳥,是他一生從未見過的,他也不知道那種鳥叫什么名字,但由于那只鳥毀了他的一生,他怎能忘記得了,只要他再見到那只把他害慘了的鳥,他一定能夠認得出來。
但是,當劉養正一認出那只怪鳥,他當即就暈了過去,要不是有人用尿把他潑醒,他可能也能就這樣被氣得去向閻王報道了。
劉養正被尿激醒來的時候,他的雙眼就直勾勾地望著那只怪鳥。他真的搞不明白,就這樣一只不能飛也不能動的怪鳥,竟然能夠毀了他的一生。
此時的那只怪鳥,即不是飛著的,也不是活著的,更不是站在什么樹上的,而是掛在考場的屋子里的墻壁上的一副畫上,這幅畫就是宋代畫師李迪畫的《雪樹寒禽圖》。
這幅圖上畫的正是一只形狀極為怪異的鳥兒。圖畫中的那只鳥兒,似鸚鵡而非鸚鵡,似黃鸝而非黃鸝,看顏色花不溜秋,分明是只吉鳥,可是卻長著雙夜梟才有的兇眼。
對于畫中的這只鳥,在大宋王朝的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這樣的鳥,而是畫師李迪臆想出來的冥界陰禽。
所謂的冥界陰禽,也就是在地獄里才存在的一種死了的以陰靈而存在的一種鳥,就跟我們說一個人死了變成“鬼”一樣的人,被稱之為冥界陰人。
李迪所畫的《雪樹寒禽圖》中的冥界陰禽,正孤立于枯枝之上,畫中所體現出的遠方的寒景,雖然被李迪寥寥數筆帶過,但卻充斥著無盡的蒼涼。
就這樣一只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鳥,而一個畫家畫中的鳥,卻從李迪畫的《雪樹寒禽圖》中飛了出來,這只鳥飛就飛出來吧,他卻偏偏在劉養正的試卷上拉了一泡屎,竟然讓苦讀詩書的劉養正毀掉了他的一生。
劉養正遇到這樣的奇異之事,真像是啞馬吃黃蓮,有苦難言。他能向誰說,即使是說了,又會有誰信。這就是劉養正的痛苦,也是他無法向別人解釋的原因。
就因為這只冥界陰禽的出現,就讓這樣一個名震天下的神童落了榜,而劉養正只能任由別人譏笑,而自己卻連句辯解的話都無從說起。
劉養正在經歷了這件事后,他就一直認為一個人的命運早就由上天安排好了,無論自己怎么努力,在決定改變自己命運的關鍵時刻,總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劉養正就認命了,他就有了出家為僧的想法,而且他也付諸行動了。
他認為只有自己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與青燈為伴,通過誦讀經書進行懺悔,或許才能化解他由前世所帶來的業障。
更重要的是,那時的劉養正,內心已經變得狂躁不已,在他看來,如果他不削發為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遲早有一天他會瘋掉的。
發生了這樣如此古怪的事,劉養正怎能平靜下來,因為這種由上天安排對他進行的殘酷打擊,他真的無法接受,他總是覺得這都是由于他上輩子所造的孽,才有了考試場中的這種報應,所以他只能削發為僧去懺悔自己了。
在劉養正作出決定后,他就去了一家寺廟,懇求這家寺廟的方丈能夠收下他,并為他剃度,以此能夠消除心中的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