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金在頭腦里不斷地搜索著宋晨煦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想知道宋晨煦這個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薛總,你能幫我介紹一下宋晨煦的經歷嗎?”張其金故作好奇地問。
薛維帆點點頭,說道:“宋晨煦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他大學畢業后放棄出國下海經商開始,宋晨煦一直在實踐把物理學應用于企業管理之中,正是這種思路,發展速度極快,令其他企業難以望其項背。在企業戰略定位、資本運作這方面,他更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和運作模式。”
宋晨煦篤信,將量子理論運用到信息產業和未來的知識經濟社會中,是對傳統模式的一種質的突破、一種歷史性的跳躍。他斷言當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量子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是不連續、不確定和跳躍的,如同量子力學中的量子,呈一種波動的趨勢。在這樣的時代條件下,中國的產業經濟存在著戰略躍遷的可能。由此他的觀點是:軟件市場不是一步一步開拓的,而是可以跳躍的。
“無垠軟件集團的這種成長速度曾經被譽為it業的黃埔軍校,但我想問的是,像這種成長速度會不會驗證這樣一句話:成功的企業之所以保持成功,不是靠其領導者時不時冒出的新奇想法,而是因為能夠按照運營企業的操作標準有條不紊的前進。”張其金說道。
“在宋晨煦領導無垠軟件集團發展的日子里,盡管無垠軟件集團的發展速度不是很快,但它的穩重卻令人欣喜。有一年夏天特別熱,在接待一群前來公司取經的媒體記者時,宋晨煦有點兒神秘兮兮地講道:‘市場不是今天10套,明天20套,后天40套,因為需求不是連續的。我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突然產生一個好想法,一下子就把需求打開了。一次,我們推出考大學有保險促銷方法,售價1800元的軟件一天賣了1000套,很短的時間賣了一萬套,跳躍了。這個跳躍點來自于一種靈感,一種策劃。而靈感和策劃是不連續的,是跳躍的。’宋晨煦還曾對外界說過,自己的觀念平均每年都有一次大飛躍,并不斷有新的創意,不斷脫胎換骨。于是,每到轉折點之時,公司上下便半個月不見他的人影。”
“我自己在不在公司其實無關緊要。”在一次聊天時,宋晨煦對此專門有過解釋:“我如果不思考,在公司坐著只是一個物質存在。沒有新的思想和觀念,沒有投入和創造,人才就會慢慢流失。”那時,宋晨煦還在公司的各種會議上,多次強調說:“面臨著信息和知識超大規模的增長,在整個世界經濟和社會的結構、要素以及行為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的時候,我們必須去探索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量子機器人爭霸理論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企業需要創意,企業領導人更需要創意。”在這一點上應該說宋晨煦做得并不差,無垠軟件集團主要軟件產品的設計創意差不多都是他思索的成果。
“看起來,量子理論的確很美,令人爽心悅目。于是,后來每年進入無垠軟件集團的新員工,第一周內必做的功課就是學習量子理論。公司內部刊物《無垠軟件集團周刊》上,一直充斥著大家對量子理論的研討心得,以及對理論‘發明人’宋晨煦的歌功頌德。由此他被員工們看作是一個極端的人,做事喜歡做到極致,而同時,他的思想家形象也為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那么,宋晨煦的量子理論真有那么厲害,能讓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嗎?”張其金問道。
薛維帆說,“無垠軟件集團是以做教育軟件起家的,軟件生產和軟件市場的可跳躍性決定了從事軟件事業的人必須具有跳躍的思維,這種跳躍來自一種靈感、一種策劃、一種不連貫的契機。而要做到這一點當然需要提倡人的創造力,量子理論對此的相關說教本也無可厚非。不過,雖說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但是如何把創造力變成現實的價值,可不是那么容易。這要求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才能實現。而失去了物質的依托,只能是空中樓閣。在物質基礎不充分的情況下去完成想象力,就像是一個運動員缺衣少食、精疲力竭之時,要他去參加比賽,一旦哪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人就崩潰了。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所以我們才提出要與你打造《量子機器人爭霸》這部網絡小說,以此讓無垠軟件集團能夠在泛娛樂產業領域大展身手。”
“那是什么泛娛樂產業呢?我對這個概念還是第一次聽薛總跟我提到過。”張其金向薛維帆請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