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王陽明也在密切窺視韓奇的一舉一動,適時說道:“智者,此人在你這般迅猛的攻勢下,防守依舊嚴絲合縫,游刃有余,顯然尚未使出全力。”
“什么?他竟還未全力出手?”張其金心中一驚,原本凌厲的攻勢也微微一滯。
“正是,以我之見,確實如此。你出拳速度雖快,敏捷度亦有顯著提升,但與電視劇《葉問》或是《李小龍傳奇》中李小龍的出拳速度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世間萬物皆分陰陽,正如《易經》坤卦所言:‘《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而后得主,利。東南得朋,西北喪朋,安貞吉!’”
“導師,您出此言何意?”張其金眉頭緊皺,面露疑惑,趁著攻勢稍緩的間隙,心中急切地向王陽明問道。
張其金曾聽林紫妍提及,《易經》乃一部來歷非凡、價值連城的奇書。孔子、孟子等一眾圣賢皆對其推崇備至,孔子甚至直言,若不研讀《易》,便不知該如何教導子女。書中諸多名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龍戰于野,其血玄黃”,皆聞名遐邇,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易》在古代被譽為六經之首,與《詩》《書》《禮》《春秋》并稱。
相傳《易經》有三卷,作者傳聞是周文王姬昌。
看過《封神榜》的人,想必都知曉,姬昌即西伯侯,其子伯邑考曾被妲己覬覦,卻慘遭妲己毒手,被剁碎做成肉丸,還逼迫姬昌吃下。
當時,姬昌深知若不遵從妲己所言,必死無疑,心中雖悲痛萬分,卻也只能強忍著將肉丸咽下。待他離開后,途中嘔吐,那吐出的肉丸竟化作一只兔子,兔子四處亂竄,西伯侯一路追隨,最終在渭水之濱得遇大賢者姜子牙。
閑話少敘,且說《易經》變數。最初的《易經》僅有四象圖,而周文王在獄中時,將四象推演為八卦,這才有了“文王獄中演八卦”的典故。
王陽明耐心解釋道:“此句之意,大致是講剛柔需相互結合。你此刻剛勁有余,卻柔勁不足。而對面的韓奇,拳法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他習武時間定然比你長久,加之其身上量子永生血靈珠的等級不明,倘若他持有的是天字級的量子永生血靈珠,那么,智者你此番恐怕難以取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張其金進步雖快,卻也難以與真正的高手抗衡。
在王陽明眼中,韓奇單從詠春拳的出拳速度來看,已然遠超張其金,堪稱高手。
張其金聽聞此言,心中雖不服氣,卻也未退縮,反而攻勢更猛,繼續快攻快打。他的眼神中燃燒著斗志,每一次出拳都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
韓奇的拳法剛柔并濟,著實厲害,可張其金亦有自身優勢,那便是超乎常人的穩定性。他的每一次進攻都穩如泰山,極少出現失誤,反觀韓奇,偶爾會露出破綻。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戰局陡然生變。韓奇瞅準時機,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瞬間抓住張其金的一個細微漏洞,猛地一拳擊出,這一拳蘊含著巨大力量,仿若能開山裂石,竟將張其金直接打出十米開外。
張其金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重重地落在地上,揚起一片灰塵。
張其金緩緩起身,雖敗猶榮,心服口服地說道:“你厲害,我輸得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