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十點的時候,陳旭與王新平三人在巷口分手,朝著大智路的的演員公會走去。
在橫店,并不是說隨便在馬路上抓一個人就可以進入劇組當群演,外地人到了這里首先要租一間房,拿著租房合同去派出所辦理暫住證,然后購買當地手機卡,填寫申請表,提供本人照片,再繳納十塊錢的工本費,演員公會才會發放可以進出景區的演員證。
陳旭來到橫店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拍攝網絡劇的劇組場務,從車輛調度到管理群演、拍攝道具與器材,傳達通告,再到安排食宿,都是他的工作內容,是典型的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買白菜的錢。
一年多的場務工作讓他接觸到許多場工與群演,對于這些影視圈邊緣人的生活與工作方式,還是有比較深的了解的。
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環境相當糟糕,但同時橫店也是一個養懶漢的地方。
演員公會一樓服務大廳旁邊是一家飯店,三個卷簾門敞開,里面的餐桌周圍坐著許多等戲的人,因為沒有事情做,閑得很,有的聚在一起打牌,有的對坐閑聊,有的閉目養神,有的低頭玩手機。
一般昨天報上戲的群演清晨時分就被客車拉進劇組了,現在服務大廳等候的,都是沒報上戲過來碰運氣的,畢竟橫店除去一些大制作的電影與電視劇劇組,還有許多網絡劇劇組,甚至拍短視頻的工作室,都是潛在雇主。
有時候手下缺人的群頭也會來這里招攬新人。
按照陳旭的想法是過來這里買點熱菜熟食回去,中午跟王新平、秦慕然、唐七見喝兩杯,慶祝一下小團體的成立,順便看看演員公會這邊有沒有符合條件的群演。
如果找不到中意人選,就只能聯系群頭,讓他們在報戲群里發布通告,幫他招人了。
陳旭走進飯店的時候,就近座位上的人紛紛抬起頭打量他。
他迎著那些人的目光拍了拍手:“劇組明天拍攝,需要30歲左右家里有孩子有老人的女性特約演員一名,有合適的可以來我這里面試了。”
數十道目光一下子集中到他的臉上。
“這不是《抗日神俠》劇組的陳助理嗎?”有人認出了他的身份。
“王金強不是說他被制片人炒了嗎?這么快就找到新東家了?”
“……”
陳旭聽著前方議論感覺很無奈,想他一個三流劇組的導演助理被炒都能引發議論,這些人還真是閑得卵疼。
“導演,你看我行嗎?”飯店西北角的桌子后面站起一個人來,穿著肥大的紅白條紋T恤,下面是大號牛仔短褲,把大腿上的肉勒出一圈紅印。
“呃。”陳旭愣了一下,很有禮貌地說道:“對不起,這次拍攝沒有適合特型演員的角色,下次吧。”
那人帶著沮喪情緒坐回去。
“導演,我家里有孩子,也有老人,你看我行嗎?”
又有一個人站了起來,看年齡三十五歲上下,臉上涂著厚厚的粉底,畫著眼影,還帶了對假睫毛,透著濃濃的庸俗感。
陳旭多看了她兩眼,感覺卸了妝勉強能用。
“你是本地人嗎?”
“是,我叫黃美英,本地人,就住在附近的黃珊莊。”
女人走到靠近門口的地方,把兩個年輕人趕走,招呼陳旭道:“導演,你坐。”
陳旭沒有客套,挨著她坐下來。
“導演,咱們劇組這次要拍一個什么類型的戲?”
他這還沒說話,黃美英先問上了。
“生活類短片。”
關于這個問題沒有隱瞞的必要,陳旭如實答道。
“是網絡劇嗎?”
“不是,嚴格來說算是微電影的范疇。”
“哦。”黃美英笑了笑,不說話了。群眾演員根本沒有挑戲的資格,甭管是抗日神劇,網絡劇還是微電影,反正做一天拿一天的錢,他們才不會在意拍出來的東西會不會火,制片人有沒有錢賺。
陳旭問道:“你的孩子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幾歲了?”
“女孩兒,今年九歲。”
“家里老人呢?”
“六十……二吧。”
“他們都喜歡吃什么?”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