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可沒有帶什么神醫來,只能將希望寄托在系統身上了,這些大秦未來的名將可不能在這里留下什么后遺癥啊,那可是損失太大了。
“叮咚,消耗紅色召喚卡進行召喚,側重醫術值,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唐代神醫孫思邈,植入身份為:宿主在營中救出軍醫中的一員,現正在救治傷員!”
孫思邈,自幼多病,故立志于學習醫學知識。
青年時期開始行醫于鄉里,其提倡并踐行以“大醫精誠”之醫德對待患者,不管貧富老幼、怨親善友,都一視同仁,無論風雨寒暑,饑渴疲勞,都求之必應,一心赴救,并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深為群眾崇敬。
605年-618年間,孫思邈游學四川,后隱于終南山煉丹。與沙門道宣律師交厚,寫了不少道家煉丹方面的著作。
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國學博士、諫議大夫等職,均謝絕,唯于673年時任承務郎,執掌尚藥局,掌管合和御藥及診候方脈等事務。
孫思邈在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編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醫學的發展水平。
晚年還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23]孫思邈將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法改為按方劑主治及臨床表現特點相結合的分類法,成為以方類證之指南。
提倡的臟腑虛實、寒熱辨證,對后世臟腑辨證影響深遠;總結婦、兒科成就,提出應獨立設科,對后世婦、兒科形成專科有促進作用。
提倡保健灸(足三里),按摩、導引、散步,輕微勞動及食治、講求衛生等結合,為老年病的防治也留下了寶貴經驗。
孫思邈逝世后,被后人尊為“藥王”,并將其故鄉的五臺山改為藥王山,還為其建廟塑像,樹碑立傳。
“叮咚,消耗橙色召喚卡進行召喚,側重醫術值,召喚中.......恭喜宿主召喚出唐代名醫王彥伯,植入身份為:宿主在營中救出軍醫中的一員,現正在救治傷員!”
王彥伯,唐代醫生、道士。荊州(今湖北江陵)人,善醫術,常以煮藥散發救濟貧民,服者無不瘥,尤精于脈,以之斷生死,鮮有不中者。
“孫思邈和王彥伯,前者是被稱為藥王的神醫,后者雖然沒聽過但應該也是一代名醫,理應是不會出現什么問題了。”王晨暗道。
有了孫思邈和王彥伯二人的加入,經過了數個時辰的救治,重傷者基本都保住了性命,而且不會留下什么后遺癥,輕傷者也都被孫思邈和王彥伯二人指揮者那些沒有受傷的士兵將他們給包扎好了。
.......
(可直接手動去看下一章)
系統掃描存檔。
“叮咚,掃描完畢!
毛利元就。
武力值:97點。
統帥值:100點。
智力值:102點。
政治值:97點。”
毛利元就(1497年4月16日—1571年7月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雄踞中州地區的大名,為毛利弘元次子,幼名松壽丸。
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廣元四男毛利季光為祖先,家紋為一文字三星紋。
毛利氏僅在元就一代的治下,就成功地從安藝國的一個小豪族躋身為統治十國的西日本第一大勢力,領國石高超過120萬石,人稱“西國第一智將”。
在永正十四年(1517年)的有田中井手之戰中,日本史學界稱此役為“西國桶狹間”,初次上陣的毛利元就以區區千余眾擊殺武田元繁,由此名震日本。
此后,毛利家東克尼子氏,西破大內氏,勢力急劇擴張。最終于“嚴島合戰”中一舉擊敗大內家權臣陶晴賢。繼而攻滅尼子氏,威震關西,并一度染指北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