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者與其制同,而重量、裝藥都略少。
具有裝填容易,發射迅速,炮身較長,時間連續發射不會炸裂等特點,亦被稱為“獅子吼”。
佛郎機:是15世紀后期至16世紀初期歐洲的一種火炮,佛郎機炮來源在鷹炮,15世紀的鷹炮(falto)[意],名稱來自老鷹(falne)[意]。
佛郎機能連續開火,彈出如火蛇,又被稱為速射炮,當時是由葡萄牙人傳入中國的,明代稱葡萄牙為佛郎機,所以就炮命名為佛郎機炮。
火銃:又稱“火筒”,是世界最早的金屬射擊火器,屬于火門槍。
火銃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它的出現,使熱兵器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也對后來的戰爭形式和軍事技術的發展開展了新的篇章。
火銃發明于中國元代,由南宋突火槍演變而來。
明朝時期對火銃的發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
鳥銃:又稱鳥嘴銃、鳥槍,是明清時期對火繩槍的稱呼。
明嘉靖時傳入中國,與原有的管身火器相比具有照門、照星、銃托、銃機,開始可以雙手同時持握而發射。
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熟鐵鍛造卷打而成。
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
使用時在銃管內添加火藥,最后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在小孔處添加火繩,使用時點燃火繩,引爆裝填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
在三眼銃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裝有長度不等的木桿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銃在明代常見,再次裝填速度太慢。
由于上述原因,三眼銃并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被遺忘。
但是三眼銃在民間卻留存下來,百姓使用只裝火藥不裝鑄鐵球的三眼銃當做驅魔嚇驅除邪物的工具,類似鞭炮的作用。
在中國南方一些客家地區,依然可以看到三眼銃和這類活動。
【另外同時附帶大將軍炮、滅虜炮、紅夷大炮、神飛炮、佛朗機炮、火銃、鳥銃、三眼銃及火藥配方,各類彈藥和炮彈的圖紙配方!】
“哈哈哈,好家伙直接就是明朝完整的火器圖紙配方一整套啊,這可是火器的基礎了。”
王晨還是很開心的,雖說后世的火器更為厲害,但是明朝火器可是基礎,現在就看孫元化、戚繼光還有劉曄這些技術人才能不能進行改造出來更厲害的火器了。
另外也就是看看系統給不給力了,不過嘛王晨也不知道這些東西提前造出來是好事情還是壞事情呢。
“不想了不想了,都是后世的事情了,自己又不可能活那么久,而且都一統天下了,有這些東西也能夠將一些東西給造出來的吧!”
王晨想了想也決定不再想了,反正已經出來了,管他是好事還是壞事那都無所謂的了,自己也不可能活到那個時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