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牢之每踏出一步,青石板便如同遭受重擊,裂開蛛網般的紋路,似在痛苦地呻吟。
沐昂每退一步,腳尖便在地面留下半寸深的腳印,那腳印仿佛是他頑強抵抗的印記。
兩人周身三尺之內,飛沙走石形成朦朧的霧氣,如同一層神秘的屏障,觀戰席上竟無人能看清戰況,只能聽到那激烈的碰撞聲和呼嘯的風聲。
\"第二十回合!\"
計數官的聲音帶著哭腔,那聲音中滿是對這場激烈戰斗的震撼與緊張。
霧氣突然被撕開,似有一雙無形的手將其撥開。
劉牢之的銀槍如閃電般刺穿紅霧,槍尖閃爍著寒光,距離沐昂咽喉僅剩三寸,仿佛下一秒就要穿透那脆弱的肌膚。
沐昂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眼神陡然一凜,身形如鬼魅般側身閃避,同時紅纓槍如毒蛇吐信,靈活而狠辣,槍尖順著劉牢之的槍桿滑行,在對方虎口處重重一點。
\"當啷!\"
銀槍再次脫手,這次卻如斷了線的風箏,直接飛出演武臺邊界,在空中劃過一道長長的弧線后消失不見。
劉牢之踉蹌著向前撲倒,膝蓋在地面擦出三尺長的血痕,那血痕觸目驚心,仿佛是他戰斗的勛章。
他掙扎著想要起身,雙臂卻像灌了鉛般沉重,每一次用力都伴隨著一陣劇痛。
抬頭望去,沐昂的紅纓槍正插在他耳畔三寸處,槍桿猶自微微震顫,似在宣告著勝利。
\"我……輸了……\"劉牢之咬破嘴唇,鮮血順著嘴角流下,血腥味在口中蔓延。
他望著演武臺邊緣那桿銀槍,眼神中閃過一絲懊悔與不甘。
突然,他想起今晨父親的話:\"槍法之道,在勁不在蠻,在巧不在力。\"
當時他還不屑一顧,覺得憑借自己的力氣和勇猛定能無敵于天下,如今方知個中滋味,那話語如同一記重錘,敲醒了他驕傲的頭腦。
沐昂收槍退后三步,抱拳行禮,動作優雅而莊重:\"承讓。\"
轉身時,他戰袍后背已被汗水浸透,緊緊貼在身上,握槍的右手也在不受控制地顫抖——方才最后那記\"靈蛇吐信\",幾乎耗盡了他全部氣力,每動一下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劉牢之躺在地上,望著湛藍的天空,那天空如一塊巨大的藍寶石,純凈而廣闊。
白云緩緩飄過,像極了沐昂槍尖翻飛的紅纓,輕盈而靈動。
他突然放聲大笑,笑聲驚飛了檐角棲息的烏鴉,那烏鴉撲棱著翅膀飛向遠方。
他大聲喊道:\"好!好一個沐家槍法!待我養好傷,定要再戰三百回合!\"那聲音中充滿了豪情與斗志。
觀戰席上,幾位老將相視而笑,那笑容中滿是欣慰與期待。
他們知道,今日演武臺上倒下的不僅是劉牢之,更是一個驕縱的少年,讓他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而站著的沐昂,也還需經歷更多風雨才能真正成長,成為頂天立地的大將。
但無論如何,大明朝的武將后輩中,又多了兩顆將星在冉冉升起,照亮大明朝的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