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這筍子看著可真水靈,我吃了這么多年的冬筍就好這一口!”
“這絕對是我見過的品質最好的冬筍,今天就要買幾個帶回家去,晚上吃一頓好的。”
姜晚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有人對這些冬筍贊不絕口。
姜晚擺攤之前沒有詢問冬筍的價錢,她也不知道賣多少錢一斤合適。
但是姜晚一直都知道一個定價的原則,冬筍只有冬天才有,因此本質上屬于稀缺的食材。
加上這只小猴子從深山老林挖出來的野冬筍,吃起來格外脆嫩。
根據她以前的印象,普通冬筍一般是肉價的2~3倍。
現在肉是1塊2一斤,所以這些冬筍的定價可以在2塊4至3塊6之間。
理論上定這個價格沒有錯,但是姜晚心里還是有些忐忑。
程錦年說過,鎮上的人跟村里的人不一樣。
鎮上的人有正式的工作,他們每個月有固定的工資,加上很多人的單位好,又是給他們分福利房又是讓他們免費看病。
這時候的工人應該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他們沒有生活的壓力,花錢的時候也不會束手束腳。
只要賣的東西品質上乘,讓他們覺得物超所值,就可以盡情的開價。
姜晚一開始怕被別人噴,也不敢把價格開得太高。
“三,三塊錢一斤。”
老房子里放著一桿老式小秤,姜晚這次為了方便做生意特意帶過來了。
她確實用手一掂量就能知道東西的重量,但她知道不代表別人相信。
所以還是要拿著小秤做做表面功夫,糊弄糊弄別人。
姜晚說完三塊之后,人群當中半天沒有反應。
姜晚心里有些慌,她生怕自己說錯了話,到時候圍觀的人全跑了她就成了個笑話。
不過她也在心里安慰自己,要是因為定價太貴沒人購買,她就拿著東西立刻換個地方。
反正鎮上像這樣的街有好幾條,最多就是別的街人流量沒這么多罷了。
姜晚心中還在忐忑,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
“3塊!這么好的冬筍竟然只要3塊?趕緊給我稱兩斤吧!”
“我也覺得這個價錢挺合適的,這次的冬筍品質好我要三斤!”
“你們可悠著點,別把冬筍全部搶光了,記得給我留點。”
一群人蹲下來開始在筍堆里尋找自己想要的冬筍。
這些筍子個頭都不小,乍一眼看過去還很勻稱。
不僅如此筍子的外皮都被一層薄薄的黃泥巴包裹著,露出來的筍皮金黃金黃的。
這些筍子隨便拿在手上捏一捏,給人的感覺就是硬邦邦的,很新鮮。
要知道前段時間有人在附近賣筍子,筍皮上面還泥巴又多,表皮還干枯開裂。
那筍根稍微掐一掐,真是老的掐不動。
這種筍子買回去估計得削掉一大截,就這樣還要賣兩塊五一斤。
誰要是買了那些筍子,那可真是正宗的冤大頭。
都說一分錢一分貨,這些筍子雖然貴了五毛錢一斤,但兩者之間的品質天差地別。
有了之前的強烈對比,大家當然知道什么是好貨什么是孬貨,更知道該怎么選擇。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