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有點不太明白姜晚的意思,姜晚笑著跟她解釋道。
“李嬸子,你把程衛華叫過來,我到時候給他開工資嘛。”
“先看看他愿不愿意過來,能不能干得下去,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說。”
李淑萍聽姜晚這么一說頓時覺得也還行。
“那你打算一個月給他開多少錢的工資?”
“這樣吧,剛來就按一天一塊錢算,但是呢每天要工作8-10個小時,當然這個時間我只是隨意說說,具體你來安排就行,這個也不強制。”
“等程衛華干熟之后,也就是兩到三個月這樣,給他漲到每天1塊5一天,這個也只是初步的計劃,具體還要看店鋪的收益。”
“這些都只是基本工資,要是店鋪生意紅火的話還可以給他一部分分紅,這樣他也可以拿到更多的錢成家立業。”
姜晚說的這種工資模式李淑萍完全是第一次聽說。
但是她覺得,這種方式也太完美了。
這種方式工資不是固定的,有多少收入完全看店鋪的營業額。
但是因為固定工資開的夠高,已經算得上是旱澇保收。
只要兒子在這里好好干,以后的收入肯定非常可觀。
比起去工地干活的風吹日曬,有一份穩定且高收入的工作,簡直是太幸福了。
“晚晚,你的腦袋瓜子怎么這么聰明啊?你怎么把一切都安排的這么好啊?”
“你這個安排我很滿意,我覺得我兒子也會同意的,我這就給村里打個電話,托人給他帶句話。”
李淑萍高興的熱淚盈眶,就連說話音調都變了。
她當然知道姜晚是看在她的面子上,也是因為心疼她才會做出這樣的安排。
不然的話去外面請個人根本不用花這么多錢。
李淑萍激動的去了附近的公用電話廳,她給村里的熟人打了個電話,讓他交代兒子帶著行李來省城一趟,有重要的事情跟他說。
電話那頭的人聽了這個要求云里霧里,再三確認之后才同意了。
李淑萍之所以敢請他幫這個忙,也是因為她之前對他有恩。
大事情她不好要求,小事情還是不怕開口的。
敲定這件事情之后,李淑萍回去的路上腳下都帶著風。
她嘴里哼著小曲,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她回去的時候姜晚一邊煮面一邊打掃衛生。
姜晚是個勤勞肯干的人,加上從來不怕辛苦,跟她這樣的人合作,不管做什么心里都舒暢。
李淑萍趕緊過去幫忙,飛快的做好了面條。
兩人圍在一起把面條吃了,回去的時候李淑萍還送了姜晚一小段路。
姜晚主動跟李淑萍說起了房產的事情。
“李嬸子,我在省城又多了一處房子,以后咱們不愁沒地方住了。”
“哎,以前在村里的時候唯一一處房子都是嬸子給的,沒想到來了省城,短短的一段時間房子越來越多。”
“省城寸土寸金,這邊的房價很貴,卻沒想到兩處房子都買的這么容易。”
李淑萍聽了她的話先是驚訝,接著也跟著笑了起來。
“晚晚,這些都是你應得的。”
“你公公婆婆這處房子,咱們兩個努力賺錢,早點把錢還清,以后你在婆家也能挺直腰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