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在一年之后傳過來的。
經過部分片區的試驗,他們的藥品效果比同類藥品要好得多。
雖然他們的藥品價錢更貴一點,但是用完之后沒有任何副作用,戰士們的傷勢也能恢復得更快。
好的東西是經過時間和市場的檢驗,真正沉淀之后才能體現出價值。
領導把這個情況反饋上去之后,幾個大領導坐在一起開會,最后敲定了這件事情。
通知給過來時,姜晚新開的工廠也調試好了生產線。
原本張醫生還在擔憂,現在一看這情況直接躺著撿錢就行了。
部隊這么大的單子砸下來,他們其中一個分廠直接變成了軍工線。
這里的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都是經過嚴格審核,甚至有些人還是從部隊抽調過來的。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部隊的退伍兵,有他們在,不怕別人亂來。
新開的軍工藥廠,在姜晚和部隊的打造下,很快就成了鐵桶一塊。
自從拿下部隊的業務,以后做廣告都有了說頭。
部隊的業務不好拿,能拿下的都是品質過硬的企業。
還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并且通過臨床驗證,效果超然的藥品才有這樣的殊榮。
姜晚所在的藥廠,能夠做到這一點已經說明了很多。
一時之間他們藥廠生產的藥品到處被人搶購,很快就供不應求。
一切的變化發生的太快,姜晚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們只能把之前的資金拿出來,加緊買地建工廠。
之前賺的錢又投入了進去,藥廠建好之后訂單不斷。
姜晚想過自已開廠會富裕,但沒想到會這么富裕。
開的廠子多了,她開始把目光放在醫療器械上面。
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上姜晚擁有超前的思維,她當即說干就干。
藥廠賺到的錢又投入到了醫療器械廠的建設。
她永遠讓錢生錢,絕對不會把錢存起來放著吃灰。
正是因為她不斷的開拓進取,所以財富積累的越來越快。
三個兒子都考上了大學,在姜晚的安排下,都選擇了新興的專業。
沈懷安主動選擇了生物制藥技術這個方向,大學畢業之后就來到藥廠跟在張醫生的身邊,做藥品研發和工廠管理的工作。
沈懷瑾選擇的是醫療器械經營與服務的專業,同時選修了金融,畢業的時候他已經是雙學位人才。
至于沈握瑜,選擇的是制藥設備應用技術和金融兩個專業。
他們做出這種選擇,最失望的是大叔。
原本還想把他們培養一下,搞一兩個當兵的苗子。
小時候他們確實流露出這方面的興趣,也真的想過長大之后當兵。
但現實的情況是,他們有偌大的家業需要繼承,根本沒時間去當兵。
小時候所有的想法都扼殺在搖籃當中,長大之后他們還是按部就班的成了姜晚培養的優秀繼承人。
這么多年的書沒有白讀,一出來就能派上用場。
他們不僅忙于工作,還會經常關心弟弟妹妹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