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官,我投降,不要開槍……”
…………
公路上面,李巖濤也通道幾百米外驟然響起的交火聲,立刻意識到出擊部隊遭到攻擊。
注意力同時轉移到炮兵連身上,等他們給出擊部隊提供炮火增援,穩住戰局,然后自己再派兵增援戰場,消滅圍攻出擊部隊的紅軍,一雪前恥。
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非常殘酷。
不到半分鐘,來自戰場的交火聲就停了。
更重要的是,出擊部隊并沒有往天上發射一顆信號彈。
沒有信號彈當指引,炮連裝備再多迫擊炮也不敢盲目射擊。
參謀長皺著眉頭猜測:“團座……”
“出擊部隊沒有發射求援信號,也沒有發射請求炮火支援的信號彈,剛才的交火聲肯定是他們擊潰想要包圍他們的紅軍,或者他們已經追上紅軍炮兵,正在全殲他們……”
李巖濤想不到其他解釋理由,只能暫時接受參謀長分析。
兩分鐘后戰場上的交火聲徹底停下來,連零星槍聲都消失的一干二凈。
這個結果讓李巖濤愈發相信參謀長剛才判斷。
雖然出擊部隊只有一個連,但那也是一百多個武裝到牙齒的士兵。
就算周圍一直在偷襲自己的紅軍很厲害,但再厲害也不可能瞬間消滅一百多個晉綏軍士兵,讓他們發出求援信號的機會都沒有。
無論他們如何分析都覺得出擊部隊沒有發生意外。
剛才的交火聲一定是出擊部隊打敗了某一支紅軍。
“轟轟轟……”
直到三顆炮彈再次命中晉綏軍主力,李巖濤才意識到不對勁兒。
如果剛才的交火聲真是出擊部隊擊潰某支紅軍部隊,那說明出擊部隊已經取得戰場優勢,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紅軍炮手再次攻擊主力部隊。
從時間上判斷,出擊部隊也應該追上紅軍炮兵。
哪怕干不掉他們,也應該給炮兵連發信號,指引他們炮擊紅軍炮兵……
李巖濤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腦子里同時閃出一抹不好預感,立刻命令:“派兩個偵察兵去剛才交火位置看看,順便聯系一下出擊部隊,搞清楚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還沒有干掉紅軍炮手,也不給炮兵連指引射擊目標。”
“如果他們還沒有進展那就退回來,全團有的是部隊可以執行這個任務。”
偵察兵去得快,回來也快。
因為伏擊他們出擊部隊的紅軍已經帶著戰利品快速撤離戰斗,那里除了幾十具尸體跟十幾個重傷員,一個紅軍戰士都沒有。
沉著一張臉走到李巖濤面前,低著腦袋語氣沉重報告:“團座……”
“出擊部隊出事兒了……”
“他們在剛才的交火點全軍覆滅……”
“那里躺了最少六十具士兵尸體,還有十幾個輕重傷員。”
“據他們交代,紅軍在山路兩側布置了最少二十挺輕重機槍打伏擊,一輪火力急襲過后就沖鋒,兩分鐘內結束戰斗。”
“除了被打死打傷的,帶隊王連長跟手下四十多個士兵被迫投降,當了紅軍俘虜。”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