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隊可以在八路軍圍攻下傷亡慘重,但絕對不能被全殲,太丟人了。
…………
季莊日軍第二大隊指揮部。
大隊長天正少佐正在準備跟一支隊二團進行最后決戰的事兒。
提供過前線源源不斷傳回來的戰報以及他自己對戰場的觀察,他能感覺得到:經過幾天來的不斷消耗,正對面八路軍不僅兵力損失慘重,連彈藥也快被消耗差不多了。
為了防止他們彈藥消耗殆盡后跑路,現在無疑是發動總攻的最佳時間。
“長官……卑職認為我們應該以中隊為單位,在炮火掩護下,分頭向八路軍阻擊部隊發起進攻……多點突破,,讓八路軍顧此失彼,爭取一仗全殲二團主力,那接下來的八路軍殘兵就會因為失去指揮而好打很多!”大隊副官看著地圖上的八路軍防線說出自己想法?
旁邊一個中隊長搖頭反對:“卑職不同意……”
“這樣打的戰果確實很大,但我們的兵力也很分散。”
“萬一二團放棄大部分防線,集結重兵防守其中一兩處防線,我們分兵發動突擊,肯定會有部隊正好撞進他們口袋陣,陷入絕境!”
“屆時就算攻破八路軍防線,我們也會在戰斗中損失最少一個加強中隊。”
“運氣不好損失兩個加強中隊都有可能。”
“正對面八路軍裝備雖然不怎么樣,彈藥也非常稀缺。”
“但經過連續好幾次交手,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他們的作戰意志非常強,甚至不弱于我們的部隊。”
“跟這樣的對手交戰,絕對不能露出任何破綻,更不能給他們任何可乘之機。”
看到大隊長天正少佐充滿鼓勵的目光后,中隊長繼續道。
“卑職建議我們還是應該重點突破……”
“集中優勢兵力跟火力,尋找一兩個戰場,在八路軍防線上撕開兩個口子,將他們擊潰后再擴大戰果,痛打落水狗…”
“這樣打的戰果雖然會小一點兒,但非常安全!”
“只要我們成功消滅一兩支八路軍部隊,打亂他們防線,哪怕剩下的八路軍都跑了,這些戰果也足以重創一支隊二團。”
“部隊緊緊咬在潰兵身后,再打兩場同樣的突襲戰,一支隊二團不多的兵力也就被我們耗光了。”
“這樣打雖然有點兒耗時間,但不用冒險,能以最小代價結束戰斗。”
“反正我們已經在這兒僵持了十多天,不介意再跟八路軍打十天。”
“我們耗得起,八路軍耗不起。”
“請長官明鑒……”
很快大隊副官就跟中隊長為各自提議爭吵起來。
剩下幾個中隊長有人支持副官,有人支持重點突破……
看一幫部下誰也不服誰,爭著爭著就要因為這件事兒吵起來,大隊長中正少佐果斷開口:“八格牙路……”
“都不要吵了……”
“你們還有沒有把我這個大隊長放在眼里。”
“不就是分兵與不分兵兩個選擇嗎,有必要吵成這樣嗎?”
“都聽我的,我說接下來怎么辦就怎么辦?”
幾個部下不得不閉上嘴巴,但從眼睛可以看出來他們誰也不服誰,然后就把目光轉移到大隊長身上,等他做出最后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