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這么多好東西,他們心里再不情愿也不好意思不給我那些傷員。”
“東西我已經帶回來了,部隊在這兒休息一個白天……”
“明天晚上我就帶隊出發去司令部找老首長……”
看唐林已經做出決定,譚偉也就不再多說什么,拉著唐林就往指揮部走,邊走邊道:“我已經讓炊事班開始做飯……”
“將士們北上期間天天風餐露宿,難得吃上一頓熱飯,待會兒一定要吃頓好的。”
唐林邊走邊接話:“政委……”
“我故意繞道回根據地,還有件事兒跟你商量。”
“根據地擴大以后,我們今后的主要敵人已經從小鬼子山西駐軍變成駐蒙軍。”
“如果把游擊大隊指揮部繼續設在鄧家莊,距離前線就太遠了,哪怕有電報機,也很難在第一時間了解前線戰況,做出最及時決斷。”
“我們八路軍一直有靠前指揮的習慣,咱們游擊大隊不能搞特殊。
“我的意思是盡快把指揮部轉移到渾源縣城,那里不僅距離駐蒙軍占領區非常近,距離山西小鬼子也非常近,你覺得怎么樣?”
譚偉雖然不擅長打仗。
但作為游擊大隊政委,不能每次打仗都守在大后方,遠離前線。
時間一長,別人還會說他這個政委害怕上戰場。
如果把指揮部搬遷到渾源縣城,就算自己再次被分到留守任務,距離前線也非常近。
當即點頭:“我同意把指揮部轉移到渾源縣城。”
“對比鄧家莊,那里的交通更加方便,人口稠密,相對應的物產也更加豐富,更加便于后勤部門籌集物資。”
說到這兒,譚偉臉上突然閃出一抹為難表情,看著唐林提醒:“那后勤部門下屬的養豬場,養雞場要不要搬遷^”
“經過幾個月發展,養豬場規模已經擴大到五十多頭豬,最大一頭豬已經有一百三十多斤,再養個兩三個月應該就能吃了。”
“養雞場規模也擴大到三千多只雞……”
“再有一個半月就可以開始下蛋。”
“后勤部門還利用空閑時間在山里開墾了三四百畝的山地,準備開春后全部用來種紅薯。”
“既可以用來喂豬,喂雞,還能制作紅薯粉,減輕部隊的后勤壓力。”
“我這幾天突然冒出一個想法。”
“抗戰以來,好多老百姓背井離鄉,導致根據地范圍好多村子都荒廢了。”
“特別是山里面,因為土地貧瘠,靠天吃飯,糧食產量低,好多土地都被拋荒了。”
“我想著覺得太可惜。”
“正好我們最近打鬼子俘虜了一些二鬼子。”
“罪不至死,但又不愿意加入我們八路軍戴罪立功,原地釋放的話太便宜他們。”
“我就想著能不能把他們留下來種地。”
“一個人種五畝地,哪怕只收獲一千斤糧食,減掉他自己吃的,也還能剩兩三百斤。”
“要是五畝地全部用來種紅薯,收獲兩三千斤都沒問題,不僅可以用來做紅薯粉,還能喂豬,喂雞……”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