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周圍好幾個軍官臉上都因為岡村寧次這封電報而露出了凝重表情,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大隊長心里很清楚他們想要說什么但又不敢開口。
其實他內心也很掙扎,但軍令不可違。
深呼吸一口氣后做出決斷:“都別想了,司令官閣下的命令必須執行。”
“如果我們的這場增援行動只是非常普通的增援,咱們在路上走慢一點兒還無所謂。”
“現在的問題是司令官閣下也在大同城內。”
“大同城可以丟,但司令官閣下絕對不能發生任何意外。”
“所以我們必須用最快行軍速度殺到大同城外,給司令官閣下解圍。”
“至于傷亡,兩個步兵大隊只要能有一個大隊順利殺到大同城外就能給綏遠晉綏軍帶來巨大威懾力,逼退他們。”
“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在綏遠晉綏軍包圍圈撕開一道口子,殺進大同城固守待援……”
“只要我們順利加入戰斗,綏遠晉綏軍就別想輕易攻下大同,威脅到司令官閣下安全。”
“到時候站在這里的所有人都是保衛大同跟解救司令官閣下的英雄,司令官閣下肯定會記住大家,感謝大家的支援。”
圍在周圍的大小軍官沒有聽進去大隊長的其他分析,但都把大隊長的最后一句話給聽進去了。
他們要解救的岡村寧次是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手握幾十萬精銳的高級將領。
要是真能被岡村寧次記下,讓他欠自己一個人情,岡村寧次隨便一句話就能讓他們的晉升坐上火箭。
跟自己的前途相比,部下的傷亡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老話說的話:一將功成萬骨枯……
只要是打仗就會死人。
哪怕大家違抗軍令,行軍速度慢一點兒,減輕部隊在行軍路上的傷亡,到了大同以后照樣要跟晉綏軍主力決戰,沒死在增援路上的部隊還會死在其他戰場上。
既然都要死,那還不如執行軍令,急行軍解救岡村寧次,讓岡村寧次記住大家,欠大家伙兒一個人情,給自己將來晉升創造一些有利條件。
想通這里面的彎彎道道后,一幫軍官臉上的猶豫表情漸漸被狂熱取代,就跟商量好似的,一齊朝大隊長道:“請長官下命令……”
大隊長搖頭回答:“沒什么好命令的……”
“大家抓緊時間趕路就行了,部隊行軍速度爭取比現在再快兩成……”
…………
相隔三四公里外的一條小路上,大約三百多人的游擊隊也在向前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