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長一開始看到唐林要的老兵跟干部數量時被嚇了一大跳。
六百個老兵,一百多人的干部,再補充幾百新兵進去,一個主力團就成了。
雖然自己家大業大,但一次性抽調這么多老兵骨干還是很心疼的。
再說了,根據地直屬于司令部的部隊并沒有多少人,想要給唐林湊夠這些老兵跟骨干,肯定要從各個分區抽調。
唐林把隊伍里的老兵骨干當成寶貝,那些軍分區司令同樣把老兵跟骨干當成寶貝,輕易不會送出去。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自己真答應唐林請求,從根據地抽調這么多老兵骨干支援獨立旅,不公平……
下意識就要拒絕。
但當他拿出獨立旅支援根據地的裝備彈藥跟物資后,首長已經到嘴邊兒的“不行”二字硬生生被他給咽了回去。
唐林送來的裝備物資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都是根據地各分區急需的裝備彈藥。
有這些裝備彈藥當籌碼,就算唐林再多要一倍數量的老兵跟骨干,
在他們眼里,隊伍里的老兵跟骨干雖然很重要,但只要給他們時間,自己完全可以訓練出來。
裝備跟物資就不一樣了。
日本人已經知道八路軍沒有后勤補給,裝備彈藥全靠戰場繳獲的事兒。
所以日偽軍每次打仗都會在撤退前帶走多出來的裝備彈藥,盡可能不讓他們被八路軍繳獲。
就算戰敗了,他們也會在全軍覆滅之前盡可能摧毀一些裝備彈藥,讓八路軍少繳獲一些彈藥跟武器裝備。
這就導致根據地各分區在跟日偽軍作戰時繳獲的武器彈藥越來越少,甚至有時候連戰損都彌補不了,加上部隊擴充速度又很快,導致根據地的裝備缺口越來越大。
唐林一下子送來一個加強團的裝備,哪怕平均分配每個分區也能分到一個營的裝備,省著點兒用的話足夠他們組建一個小團。
跟裝備彈藥相比,那六百套騎兵裝具跟六百匹戰馬就更誘人了。
雖然根據地各分區主力部隊加起來已經超過三萬人,但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加起來還不到五百人。
別說主力團配置騎兵連,一個主力旅配置一個騎兵連的標準都沒達到。
哪怕現有的幾百騎兵里面也有不少戰馬是唐林以前送來的,可見首長在山西戰場上有多么難繳獲到戰馬。
相對于唐林送來的裝備彈藥,戰馬跟騎兵裝具更加寶貴。
就算唐林想用一匹戰馬換兩個老兵,消息傳出去,
想到這兒,首長臉上的猶豫表情頓時一掃而空,很果斷回答:“除了你清單上的這些人以外,我再送你十個指導員……”
“張家口西南方向,也就是陽高跟張家口中間那一大片區域也有我們的部隊在活動……”
“零零散散的兵力加起來大約有一千多人,分屬于好幾支游擊隊。”
“駐蒙軍把司令部搬遷到張家口以后,駐守張家口的日偽軍越來越多,他們面臨的作戰壓力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