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蒙軍在那里整訓部隊可以用最短時間恢復實力。”
“帶部隊整訓完成后,再走平綏鐵路進駐大同。”
“同時抽調重兵保護平綏鐵路線安全,就能把獨立旅對平綏鐵路的威脅降到最低。”
司令很認可參謀長分析,想了一下命令:“通知情報部門,給我盯緊了在張家口整訓的駐蒙軍,有情況立刻向司令部匯報。”
“一旦駐守張家口的駐蒙軍整訓完成,我們綏遠晉綏軍就要立刻做好迎戰準備,不惜一切代價頂住駐蒙軍針對我們的報復行動。”
“哈衣……”
參謀長大聲領命,但并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皺著眉頭繼續報告:“司令……”
“卑職過來是找您研究新編師軍餉問題的。”
“新編師成立以后,司令部一次性下發了三個月軍餉,正好截止到上個月,但這個月的軍餉還沒有著落。”
“他們師長已經連續給司令部打了好幾次電話,詢問軍餉的事兒。”
“新編師滿編六千五百人,目前雖然只有五千人,但一個月也要一萬五千塊大洋的軍餉。”
“戰區雖然給了我們新編師的編制跟裝備,但軍餉一直拖著沒有給,其他主力師的軍餉也只下發了五成,剩余軍餉缺口讓我們自己解決。”
“卑職估計新編師的軍餉也需要我們自己解決……”
司令本就皺著的眉頭這時候皺的更深了。
綏遠晉綏軍雖然擁有還算完善的后勤補給,甚至還有戰區不時送來一些補給跟軍餉。
但隨著晉綏軍兵力越來越多,戰局不斷惡化,戰區大量防區被日偽軍攻占,有限的軍餉已經頂不住部隊巨大消耗。
幸虧綏遠駐蒙軍占據著河套地區,不缺糧食,不然司令肯定不敢擴充那么多部隊。
“能不能從其他部隊擠一些調過去……”司令想了一下回答。
“也不用太多,一萬塊大洋就差不多了。”
“現在戰區各個部隊都非常困難,給將士們少發一點兒軍餉,大家應該能理解。”
“據我了解,八路軍不給士兵發軍餉,他們照樣在戰場上殺鬼子,而且還擁有不弱的戰斗力,照樣打得小鬼子駐蒙軍滿地找牙,損失大量部隊。”
“我們給將士們少發一點兒軍餉,又不是不發,將士們肯定能理解。”
參謀長心里一陣鄙夷。
很想反駁一句:人家八路軍是老百姓的隊伍,又專門有政工干部給將士們做思想工作,有當地老百姓支持,所以將士們才能不要軍餉也愿意跟小鬼子拼命。
晉綏軍有什么,不僅沒有當地老百姓支持,部隊還有好多士兵都是拉壯丁招來的,打心底并不想加入晉綏軍打鬼子。
要是司令部連承諾給他們的軍餉都發不齊,軍心跟士氣肯定會受到巨大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