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總你說吧!我沒事,個別聲音也不能代表全體。”江辰舟盡量裝作隨意地說道。
唐莉筠見禮數已經到了,于是直接說道:
“點贊轉發比較多的留言是:每當我看到《花芊骨》這種爛小說影視化,我就知道華國絕對不能搞民主,不然華國這么多傻叉,我投票怎么可能投過她們!”
“還有,你聽這條:《花芊骨》講的不就是一個小蘿莉修仙升級的瑪麗蘇故事嗎?四個男人圍著她轉,劇情腦殘幼稚,節奏拖沓,邏輯有問題,都不知道小說為什么會這么火?現在竟然還要影視化?真想不明白!”
“雖然這類留言占比不大,但支持的人不少,我就不一一念了。”
“這件事肯定是有人在背后使壞,我們先不管這些,慈玟是主控,自有慈玟的人追查幕后黑手。”
“關于這類觀點,我們想聽聽君澤你的看法,你既是這部劇的投資人,還是編劇,對市場風向的分析,應該很有參考意義。”
呵!這還真撞槍口上了,本人以前就是研究影視行業發展趨勢、市場現狀分析這類東西的。
洛君澤看了眼臉色不好看的江辰舟,這個土家族妹子,然后笑著看向唐莉筠問道:“慈玟是什么態度?”
“當然沒有絲毫動搖,但網絡聲音有時代表受眾,我們也需要認真分析,看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我知道幾位都是電視劇領域的資深人士,心里早有看法,既然問到我,那我就說幾句。”
說完,洛君澤突然不屑一笑,“這些都是屁話,不用理會!”
“我接著唐總說的受眾說起。”
“我們知道,電視劇不同于電影。”
“電影的主要盈利是靠票房,而電視劇則是靠版權、收視率以及廣告等因素。”
“也就是說電影需要做的是忽悠觀眾進影院,無論這個忽悠是靠口碑、靠題材、靠演員,甚至靠特效或者營銷都無所謂,只要你買票了,片方就賺了。”
“而一般買票的是哪些人呢?”
“一到四線城市的90后,大學生、上班族,這些就是電影的主要受眾。”
“但電視劇不是這樣,電視劇是給大眾看的!”
“電視端有缺少零花錢不能去影院的小朋友,有不愛動的中年婦女,pc端有每天離不開網絡的年輕人,移動端有每天上下班擠地鐵的上班族,這些人涵蓋了社會的大部分。”
“如果這些大眾愿意在無聊時打開電視或電腦手機點開一部電視劇,那么這部電視劇就成功了。”
“這些大眾的觀賞趣味可能各不相同,層次品味參差不齊,但他們有幾個共同點:一是無聊,二是大多數為女性,且年齡層低。”
“電視劇講求的更多是‘移情’,靠情感來吸引觀眾,特別是女性觀眾,這也就是為什么韓劇這么成功的原因了。”
“正是因為無聊,女性愿意花大量時間投入到電視劇中去感受另外的人生,所以電視劇要做的是抓住這些大眾的點,無論是從什么角度上。”
“而《花芊骨》完全get到了這部分受眾的點。”
“小蘿莉可愛、堅強、理智,哪個女性觀眾不喜歡?”
“四個男人喜歡一個女人,為她打生打死,哪個女性觀眾不向往?”
“可愛的糖寶,叫爹爹,娘親的時候,哪個女性觀眾不被萌得不要不要的!”
洛君澤一邊說,一邊看著深以為然的幾人,“這就叫移情,就是因為受眾主要是無聊、低年齡層的女性觀眾,小說才要這么寫,電視劇才要這么拍。”
分析的同時,洛君澤尤其關注唐莉筠的表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