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8點,小平安已經站在灣流c280的座椅上,扒著舷窗向外看了。
自從到了機場,他的眼睛就不夠用了,看哪都新奇!
他的熱傷風已好了很多,盡管還沒有完全好,但已經不燒,只是偶爾咳嗽。
天仙怕他一冷一熱再加重,坐車、進fbo航站樓安檢和進飛機都立刻給他戴上了小帽子。
這次去橫店,洛君澤帶著小平安、小美和阿姨牧麗娟住梁蜜在橫店的公寓,天仙晚上當然也不會再住劇組酒店。
牛大力和張馨兩口子也團聚了,至于江巖,只能和王志安和李曉光混了。
不過,這小子以前就是混橫店武替的,現在在橫店也有幾個以前的老兄弟。
幾個人里有的轉成了群頭,有的變成了動作副導演,有的成了劇組場務、后勤之類的,總之都在橫店扎下了根,這一切都是江巖幫助的。
中午,一行人就到了橫店,天仙直奔“狐妖”劇組,洛君澤“回家”。
與此同時,于東也接到了于曉慧的電話。
“曉慧,你和哥哥我說實話,君澤對未來三年的行業究竟什么看法?”
于東對洛君澤拒絕追加投資并沒有意外,這兩年連身為搏納董事的于曉慧都不參加董事會,每次都直接支持于東的決策。
現在于東恨自己沒有遠見,更恨公司馮董等兩三個攪屎棍股東。
他們說搏納和君耀是競爭關系,不甘心跟著君耀喝湯,擔心長此下去公司沒有競爭力,總想走出公司自己的發展之路。
就像劇集領域的鄭午一樣,一些項目和君耀合作,但自己運作的項目也不差。
關鍵是這幾年,搏納最賺錢的還是參投君耀的項目,而自己拋開君耀,和其他公司合作的項目,都沒有特別成功的。
因此,對于洛君澤的逐漸疏遠,于東心里有數。
他現在拿不準洛君澤的真實想法,對行業宏觀分析和判斷是公司決策的基礎,公司要想有好的發展,需要順應行業發展趨勢,而不是逆向而行。
于曉慧輕笑一聲,“于總,搏納一直有自己的戰略和思考,我就不擾亂你們的思路了。”
“曉慧,咱們是一家人啊!”于東苦笑,他心里已經不抱問出點什么的希望。
“當然是一家人,我們現在不還在一起推進‘振興計劃’嗎?”
又寒暄了兩句,結束了通話,
于東心里比黃連還苦,他前幾年要是知道洛君澤能這么牛批,早就追隨了,可惜沒有如果!
......
電影《志愿軍》已經開機一個半月,這一個半月里,陳無極意氣風發!
無論是拍《華國機長》,還是拍《長津湖》系列時,陳無極都是在洛君澤規定的框架里發揮,他感覺自己的很多好想法都沒能實現,被束縛了。
否則,這三部電影的成績肯定還會好一些!
這次,他終于可以盡情發揮。
舉一個《志愿軍》在場地取景方面的例子。
劇組到丹東進行實地考察,對現場進行測繪并結合歷史資料1:1還原出鴨綠江大橋。
此外,影片中中南海的場景也是搭建的,共耗時三個多月,其院落占地接近一萬平方米。
影片中有一場麥田戲,為拍好這場戲,劇組花兩年時間開墾荒地,種植兩茬麥子,每天澆水施肥。
影片中松骨峰上的花,也是劇組去撒花籽,施肥后長出來的
陳無極對影片外景拍攝的自然條件也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