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城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新建城市。崇銘島上原本是有居民的,也有各種樓房建筑。但是為了建設蜂巢城,原本的建筑全部都被夷平了。整個蜂巢城進行了全新的規劃。
一張白布好作畫,全部重新規劃的城市可以建設的更加合理,沒有老城區的掣肘。城市建設可以橫平豎直四四方方,所有功能區域和規劃都可以變得僅僅有條。如果從上空俯視蜂巢城的話,那么這個城市所有的區域都是一塊一塊的田字格,看上去整齊劃一賞心悅目。
這就像是《城市:天際線》里那些強迫癥玩家建設的城市一樣,沒有奇奇怪怪的犄角旮旯,也沒有奇奇怪怪的弧線。
四平八穩的建設雖然不夠創意,但空間利用率卻極高。就如同古代的首都王城一樣。當然,也要吸取首都當年的教訓。當年首都的下水管道埋設沒有考慮到首都未來會有幾千萬人口,也沒有考慮到降水可能會增加,所以現在首都只要下場在南方都算不上大的雨就能淹水。
還有首都的很多橋,設計建造的時候得出的結論是一個小時通車只有五十輛,于是按照這個標準設計。還有首都的道路,當初有很多道路建設的時候是按照一天通勤五百輛汽車設計。
反正在首都這一類的設計挺多的。而現在首都的車輛已經超過了三百萬輛。所以新中國的首都已經變成首堵了。三環大堵車亮起的汽車尾部紅燈其亮度讓近地軌道的衛星可以直接拍攝出來,那是一種肉眼可見的紅流,在大氣層的邊緣就可以直接看見首都的那一抹中國紅。
蜂巢城不能重蹈首都的覆轍,所以蜂巢的城市路面建設的及其寬闊,一般的街道都是建設成四車道。而主干道統一都是八車道。并且引入更加先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路面軌道車,高空輕軌,地鐵三管齊下。
國產比亞迪的純電公交車也被投入城市使用。按照規劃,以后地鐵輕軌等交通的每班間隔時間不能超過三分鐘。而公交車的間隔時間不能超過十分鐘。
當然,現在蜂巢城初建,人口數量還很少。所以交通壓力不重,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也就沒有完全開始運營起來。畢竟現在也只是開放了第一個城區,也就是未來的中心城區。這里集中了各種政府機構,還有學校和醫院等等。以及蜂巢城未來能排進前五的大商場也在這一次的開放之中。
而現在宣傳已經開始打出去了。關于蜂巢城的福利也開始宣傳,政府在開始吸引全國的異能覺醒者和歸鄉者。能力特殊非常有價值,或者是某些表率人物(比如張桐)能優先獲得更好的分配。
雖然說都是政府以低月租的方式分房,但分房先后還是很重要的。都是一千一個月,你住在小區的中心區域,推開窗戶就是小區的健身場小公園。而我住的地方是沿街方向,推開窗就是噪音和尾氣。你住著十五樓二十樓,我住的是一樓二樓或者頂樓什么的。都是付同樣的一千塊一個月,這里面差距還是有的。
為了避免矛盾,大家采用抓鬮的方式分配。當然了,特殊人群(如張桐)可以自己先選擇。
反正總之就是一句話,來的越早得的好處越多。來的晚了點,那就只能撿別人的殘羹剩飯了,不過這殘羹剩飯也還算有滋有味。如果再晚一點,那就只能喝點湯湯水水泡飯吃了。要是最后來,那就可能只能是沒飯吃,還要負責洗盤子。
蜂巢城丟出來的餌很香,但能吸引多少魚上鉤就不好說了。雖然說可以用非常低廉的價格獲取一套房子,但要拋棄自己之前在其他城市打拼出來的人脈關系和各種成績,然后選擇來蜂巢重新開始,這還是非常需要一些勇氣的。
不過中國從來都不缺吃螃蟹的人。尤其是在許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總是有人愿意來碰碰運氣的。
前往蜂巢的跨海大橋上,一輛國產的mpv正載著一家三口和他們隨身的行李前往蜂巢。
“哇~!大海啊!”十六歲的高一女生林妙趴在窗戶上看著大海非常興奮。雖然在電視上看過很多次,但大海的壯闊只有真正的親眼得見才能理解。
開車的男人是林妙的父親林天同。他看著女兒一副很開心的模樣,開口笑了:“怎么樣妙妙,以后咱們就搬到這里來住了。你喜歡大海,天天可以看到大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