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局長,您看是不是幫忙給我們審批一條飛行線路下來。”張桐站在黃剛的面前,用他露出八顆牙齒的完美微笑對著黃剛。
黃剛一只手托著下巴,他覺得有些牙疼。
千不該萬不該啊,自己當初在淮海的時候去張桐的小店送文件。展示個毛線的領導親近群眾的風范啊,用得著嗎?!咳,還是要的,還是要的,這話不能亂說。黃剛在腦海中把剛剛那句話給刪掉。
但是自己還是不該去張桐的小店,因為這樣導致了自己認識了張桐。這樣才有了后來自己在蜂巢城主動找他,想要通過他和江華搞好關系。如果沒有最開始的見面的話,事情也不會發展到今天的這個地步啊!
看看吧,睜開眼睛看看吧!
眼前這個看似純良忠厚的男人,實際上是一個多么可怕的人啊!
他進入蜂巢就敢向自己索要一百八十平的住宅和五百平的店面。自己好不容易滿足了他的要求,然后他居然有高出更大的事情。雖然說和扶持兩個歸鄉者協會,讓幾百人解決工作問題這算是一場三贏,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黃剛總覺得好像政府這邊是吃了虧一樣。
沒錯,自己確實是需要一些政績,但是為什么自己總覺得張桐賺的更多呢?他一個五百平的店面結果就擴充成了一千兩百平,政府還給他無息借貸什么的。
而這些還不算完,現在他的要求更多了。多到黃剛都覺得有些頭疼了。
“從淮海開辟一條飛行路線?”黃剛覺得腦仁疼:“你知不知道淮海市區里連無人機都不能飛。”
“所以這才要您出面協調啊。蜂巢是個新城,現在才一萬多人,雖然您說下個月人口可能會擴充到兩萬接近三萬,年底能有十幾萬人進入。但蜂巢這么大呢,十幾萬人也還是很少不是。當今世界,以人為(資)本。一個城市一個地區,要是沒有足夠的外來流動人口,那么就如同一潭死水一樣。有流動人口,不管是打工的還是旅游,那都是能給城市帶來經濟的。”
“蜂巢這個城市初立,一步慢就步步慢啊。就像是玩塔防游戲一樣,要是一開始第一波的經濟沒打出來,那么后續就怎么都好不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先優先發展一波,這不就是最好的選擇嗎?選擇扶持一個有潛力有魄力的產業,然后以點帶面進行整個產業的升級,再以產業的升級帶動城市的升級。”
黃剛聽完張桐說的這一切之后,他揉了揉下巴:“你說的這些都是從哪兒學來的啊?”
“初中高中的政治課本。另外我看完了從1980年到2015年的所有新聞聯播精編版。”張桐云淡風輕的說道,仿佛自己只是簡單的完成了一個歸鄉者應該盡的課程。雖然大多數歸鄉者看新聞聯播的時候只是大瞌睡,沒有人和張桐一樣真的認真看完了全集。
但是黃剛卻不由得肅然起敬,并且豎起大拇指:“厲害了,能深刻學習三十五年新聞聯播里的內容的話,你就是大佬。”
黃剛不得不承認,張桐說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其實城市的發展有的時候就是非常的不講道理,甚至有的時候很像一款真實的戰略游戲一樣。
如果不能搶到資源,人脈,那么城市是發展不起來的。
君不見首都就像一塊大尿尿不濕,將以首都圈為半徑的大半個豫北省給抽了個干干凈凈。渝北省的水資源人才資源還有各種投資全部都被首都吸納大半。
而被首都淘汰的所謂落后產能,則會被下放到豫北省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