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旁邊的李乘風可是完全不贊同自己的朋友現在就把這種話給說出來。他傻啊,現在說這種話。且不說張桐是不是會同意這種意見。
就算是張桐同意了,上面的大佬也同意了。但是這件事里王大海能撈到什么好處呢?你還沒有從政,你還不是高層呢,提出這樣的意見和建議,有什么意義?也不能立功啊。
如果張桐和上面的大佬不同意這個意見,那就跟不要說了。王大海以后的從政之路可能就要斷了。不說斷了,多半也是一路坎坷。因為政見不同也是很要命的事情啊。
所以李乘風無奈的瞪了一眼王大海,但是王大海只當做沒有看到。他就目光灼灼的盯著張桐。
“張先生,這是最好的時機!”
張桐撓了撓頭:“你叫王大海是吧。”
“嗯。”
“你說你的理想是從政,你知不知道你剛剛所說的話,和你的理想有很大的背離啊。可以說是毫無政治智慧。至少你連明哲保身都沒有搞清楚啊。”張桐看著王大海。
而王大海卻說道:“我知道,明哲保身確實不錯。所有從政的官員都應該先學會保存自己,然后才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政見。但是時不我待啊!這世上明哲保身的人多了去了,我就不信我們的智庫里沒有人想到和我一樣的東西。但是那些老家伙們不敢說的!”
“因為他們已經進入了智庫,有了優厚的待遇。明哲保身嘛,他們肯定要先保存自己。這種風險性極大的意見他們是不會提出來的。因為弄得不好他們就可能身敗名裂。辛辛苦苦幾十年的打拼就一朝回到解放前了。”王大海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并不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
政府智庫里的高級研究院一抓一大把。那些人看慣了政局變換,見多了風云詭譎,他們能想不到自己的這個方法?不是他們想不到,而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家們已經銳氣以失。三四十歲的青年研究員人微言輕,還沒出頭。即便是有想法也不會輕易的和上面的老研究員們意見相左。
明哲保身不過如此。
“但是你這樣對你不一定有利。”張桐十指交叉的看著王大海。
王大海卻哈哈一笑:“我既然學了這些,那么有意見自然要提。不然我學的這些又有什么用處?就算是不能從政,但只要我的意見被上面的人聽到了,至少也算是一個選項。”
“值嗎?賭上自己的未來。”張桐問了一句很誅心的話。
“我還年輕,誰能斷言我的未來呢!”王大海的雙眼中閃爍著不一樣的光芒:“我從小學時便讀過關于周總理的文章。其中有一句我始終記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雖沒有周總理的高度格局,但是效仿先人一二件事總是可以做得到的。”
“即便是不能從政了,但是我家還有個燒烤攤呢。實在不行,我就接著賣燒烤去,沒什么大不了的。指不定我能開出第二家海底撈呢!”m
二十啷當歲,一往無前,張桐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看見了一種名為銳意進取的精神。
船身輕微的晃動。
張桐站了起來:“人差不多接完了,我們該啟程回國了。王大海是嗎?我記住你了,不用妄自菲薄,有一日也許你也將成為歷史書上被人學習的對象。但是美名還是惡名我就不敢保證了。你敢接受這個挑戰嗎?”
王大海站了起來無比認真的說:“迫不及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