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這種將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以記實的形式描述,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史書么,本就應該讓翰林院和學士們出馬!
偏偏,當今這樣的反應和要求,讓心存猶豫的皇室宗親們,徹底打定了主意,就讓賈環這家伙操辦!
面對眾多宗親的要求和意見,當今不想撕破臉皮的話,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不然還能如何?
本來還想曲線救國,直接找賈環商量商量。
可沒想到賈環更絕,將事兒交給了剛剛娶進門沒多久的妻子,還有寧榮二府的一干女眷,這還怎么整?
用屁股想也知曉,翰林院的那幫翰林們,肯定不會答應和女子合作的。
當今雖然不滿,卻也不會拿這事搞文章,這點度量還是有的。
只是轉頭,還是吩咐翰林院的翰林們,編寫了當今皇帝屬意的東西。
至于最后誰寫出來的更受歡迎,那還用多說么?
反正,當今對于翰林院的翰林們,相當的有信心!
這事兒吧,在朝堂高層引起了一陣小小轟動!
只是,這事兒看起來屬于皇室內部的糾紛,不管是內閣還是其余朝臣,很有眼力界的不想參合進去。
賈環對此不以為意,等以后事情發酵了,有伱們頭疼的時候!
只是沒想到,老太太也不知道從什么地方聽到消息,竟然強硬的將賈寶玉推過來,要讓他也參合一腳!
賈環倒是沒有拒絕,卻也沒有讓賈寶玉參與編書的行列之中。、
他不是很有些歪才和詩詞么,而且在姑娘們舉辦詩社時,還都有不俗表現。
那就將其寫出來的詩詞,和林黛玉她們一樣編纂成冊出版發行。
有了之前的經驗,加上賈寶玉確實在這方面有些才華,竟然還小小的有了些名氣,甚至還得到了一些文人的主動邀請。
這可把老太太和王夫人樂壞了,一個個笑得見眉不見眼。
總之,很快榮府就傳出了,寶二爺乃是天生的讀書種子,只是稍稍顯露出一點才華,就能在外頭引起相當程度的轟動。
若是寶二爺將心思全部放在科舉上,就是頭名狀元也不在話下。
總之,一如賈寶玉年紀還小的時候那樣,將他給吹得天上有地上無的,好像天不生我賈寶玉,文道萬古如長夜一般。
對對對,是是是!
這就是賈環和林黛玉他們的反應,此時他們已經開啟了各自的編寫,一個個忙得腳不沾地,哪有閑心思理會榮府的傳言?
榮府的傳言,也就是在府里說說罷了,根本就沒有傳出府外的能力。
就是真的傳揚出去了,外人也沒幾個會放在心上的。
相反,林黛玉她們編寫的,卻是得到了外界相當程度的關注。
特別是,當皇帝在中秋之夜的時候大肆封藩建國的時候,某些存在眼珠子通紅的同時,注意力也不免分來更多一些。
沒別的原因,已經有得到封藩建國的宗室,開心興奮之余說漏了嘴。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