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寫信報平安自然是好事,云初最在乎的卻是信的內容。
沒有在大唐真正生活過,這一直是他的硬傷,商州距離長安不足三百里,雖說十里不同俗,大家都生活在關中,生活習慣應該大差不差。
知道了商州府兵跟家人交往的方式,也就基本上明白了此時關中的人情風俗,不至于回到關中之后露怯。
府兵泛指某將軍府、某都督府或某某軍府的兵,這是府兵的通稱。
可以從字面上發現,府兵身上著強烈的個人色彩。
有了個人色彩的兵,一般就與國家這個大概念有些不相容,這一點很不好。
這個稱謂在兩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直到西魏宇文泰大統年間正式確立之后,北周、隋、唐初繼續沿用至今。
戰時為兵,無戰事則為農,這種兵農合一的制度,人們似乎已經習慣了。
凡是成為府兵的人,家境大多不差,畢竟,除過戰馬會有國家,其余的比如鎧甲,武器都需要自己購置。
博一個馬上封侯是所有府兵的終極夢想,只是,這種夢想在很多時候都隨著生命的消失戛然而止了。
此時太陽已經高高掛起了,這東西沒有出來之前,大地還一片冰涼,等他露頭之后,西域廣袤的土地立刻就進入了燒烤模式。
云初將雙腳浸泡在冰涼的渠水里,笑吟吟的瞅著侯三帶來的一群府兵。
大唐軍隊中的識字率還是不差的,一百人至少有兩個會寫字的。
只是這種人在軍隊中分配的極為不均勻,其中,專門為折沖府校尉服務的讀書人就占了其中的七八成。
所以,剩下的府兵們想要給家里傳個信,往往只能帶個口信回去,人言者信也,而人言最不可信,這就導致了很多悲劇的發生。
比如,有的府兵的老婆改嫁了,有的府兵人在西域好幾年,家里的老婆卻幫他生了好幾個孩子了,甚至出現了家中老人以為兒子戰死了,沒了活下去的信念,一吊了之等等。
以上其實不算什么事情,當府兵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給家里免稅,府兵們明明沒有死,家里的官府卻已經把這項福利迫不及待的給取消了,明明是吉慶有余的上戶人家,一瞬間就成了低人一等的中戶,害的家中子嗣再也沒有當府兵的資格。
最最嚴重的是,家里人以為府兵死了,會把口分田收回去
大唐的驛站此時已經非常非常的完備了,從天山腳下,沿著天可汗大路騎著馬狂奔,跑七千四百八十里,用時二十五天就能把消息送到長安,平均每天要跑三百里,很辛苦。
當然,以上指的是緊急公文跟軍報,其余的就只能慢慢悠悠的往家趕路。
給人寫家信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充分滿足了云初的八卦欲望,同時也讓他了解了唐人是如何處理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