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覺得自己好像聽懂了,又覺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沒有聽懂,不過,里長說的話,他還是牢牢地記住了。
“彭五郎,張挺的工錢真的要扣掉五貫錢”
“不會,到時候按照兩貫錢的標準去扣,這樣他們就不懷恨在心了,反過來會感激你我的。
另外,給老弱孤苦之輩的救濟糧不要克扣,可以多給黃米,粟米,高粱,就是不能給白米跟麥子,可以給衣衫,給物件,卻不能給錢,這一點你一定要記住了,要讓那些老弱孤苦的飯食,穿著比普通坊民的吃食,穿著差一些,不能一樣,更不能超過。
這可是坊民們的驕傲來源,也是他們發善心的基礎。”
劉義回頭瞅著在寒風中等待松針下落的老嫗,忍不住嘆口氣道“發好心原來這么難啊。”
云初當然不會告訴劉義什么是集體,什么才是集體的核心競爭力,他只希望劉義能記住,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些可憐的坊民。
云初看似兇惡,實則溫柔的做派,遲早會通過劉義之口被宣揚出去,遲早,晉昌坊里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云初是一個辦事非常講究的人。
他里下的所有規矩都是為了坊民們好,繼而將服從云初的命令當成一種本能。
假若云初的這個愿望達成,那么,長安一百零八個坊市中,就有一個坊市徹徹底底地姓云了。
這種事情其實很多大的家族都在干,只不過他們沒有在京城里這么干,是在自己的家鄉,在偏遠之地,一點點的蠶食自耕農的土地,最后通過各種手段,讓這些人成為自家的奴隸,或者部曲。
大唐太宗皇帝之所以對高門大戶非常反感,就在于此,李治之所以討厭門閥,也就是這個原因,到武則天的時候,她不僅僅是討厭,還開始動刀子了。
晉昌坊不一樣,每當坊門打開的時候,這里就是長安的一個普通坊市,等到坊門閉上,這里遲早會變成云家大院。
娜哈還是沒有回來,云初有些著急。
早上崔氏從大慈恩寺回來的時候告訴云初,娜哈很乖,在跟著玄奘大師念經。
她眉心的蓮花紋不生氣,不激動的時候看不出來,額頭很光滑,看不出來像是被刺青過的樣子。
就是因為娜哈很乖,這才讓云初感覺很不好,因為娜哈從來就不是一個乖孩子,云初也不希望她變成一個乖孩子。
再有四天,就要到上元節了,那一晚上金吾不禁,長安城將不會再有宵禁,晉昌坊早在五天前就接到了制作燈山的命令。
往年,劉義能推就推,能耍賴就耍賴,只是依靠著大慈恩寺的佛山燈撐門面。
今年不一樣了,晉昌坊自己要制作燈山了,準確地說,晉昌坊今年要制作一盞奇大無比的巨型孔明燈,云初想讓這只用桃花紙糊起來的巨型孔明燈照亮整個晉昌坊。
因為,燈山的頭名,會收到皇帝的賞賜,據說,賞賜不菲。
燈山好看不好看并不重要,主要是必須奇特,上面寫的祝愿皇帝陛下萬壽無疆的字要足夠大,足夠醒目,國泰民安四個大字要讓皇帝看得舒心,看得愉快才好。
至于百姓的意見,真的不重要,因為能參與投票的人中間一個百姓都沒有。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