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笑道“某家此次來尋縣尊,就是為了棉花。”
劉仁軌道“此物雖好,然放棄種植糧食,一旦遭遇災禍,長安縣的百姓只有餓死一途。”
云初道“萬年縣全縣的糧食產出,僅僅能供應萬年縣百姓一月的口糧,不知長安縣是否比萬年縣好一些”
劉仁軌嘆口氣道“一月零六天,所需糧食還是需要從外面運進來,靡費驚人。”
云初又道“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此為自古以來的道理,如今長安所需米糧,又何止千里,這本身就是違反常識的一件事。
某家問過戶部,每向長安運送一斤米糧,路上就要耗損一斤,再算上人工,船運,等等耗費,基本上每向長安運送一斤米糧,就要耗費三斤米糧。
偏偏長安對外地的糧米所需數量驚人,如此這般下來,向長安運送糧米就成了地方官府的一件苦差事,更成了附加在百姓身上的一樁負擔。
現在有了棉花,就能改變這一場面。”
劉仁軌聽云初這樣說,立刻兩眼冒光地問道“怎么說”
云初微微一笑,將手按在矮幾上的裝備上,用棉花的十倍利削減運糧的三倍負擔。”
劉仁軌眼睛再次冒出綠光,一把按住云初的手道“縣丞的意思是,允許種棉者獲利七倍,拿出三倍利益去填補運糧造成的損失”
云初搖頭道“不是這么算的,糧食多而棉花少,所以,至少要拿出種棉的七倍利益去補償運糧,而種棉者拿兩倍利,官府拿一倍,工匠拿十倍利之外制作紅利的兩倍利,官府再拿一倍利。
如此,才算是一樁好買賣。”
劉仁軌并沒有出現云初預料中的歡喜,迎來的卻是劉仁軌那張嚴肅到了極點的面龐。
“茲事體大,不可輕慢。”
云初點點頭道“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今年要在萬年,長安兩縣共種植棉花一萬畝,如今,種子我已經通過胡商,以及上林苑的棉田中獲得了。
還從司農寺弄到了專門種植棉花的農學博士。
就等縣尊一句話,我們明年開春,就開始種植棉花,如果事情可為,后年,我們就大規模地栽種棉花,兩縣放棄種植糧食。
全力以赴地以棉花為長安,萬年兩縣的主要種植作物,也讓這兩縣的百姓嘗到一些好處。
一萬畝地,撐死也就十幾萬套裝備,光是十六衛就有不下三十萬將士。
產出的這點棉花還不夠他們受用的。”
劉仁軌長出一口氣道如此甚好,萬年縣種五千畝,長安縣種五千畝。”
聽聞劉仁軌終于答應了,云初哈哈大笑著離開了劉仁軌的官廨。
而那一套裝備,就留在了矮幾上,劉仁軌想要呼喚云初拿走裝備,最終,還是放下手,算是收下了這件禮物。
云初從長安縣衙出來的時候,回頭看了看這個地方,忍不住感慨道“都說,劉仁軌清廉如水,今天,還不是收下了老子的禮物”
附下一章會在23日下午5點發布,您先看,我繼續寫,本書首發,歡迎大家來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