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出身的李績家國概念并不強,他只有強烈的種族概念。
別看吐蕃使者團被滅門,咸陽橋上的火光沖天,這兩件事看起來都是驚世駭俗的事情。
但是呢,李績事后得知死的全是吐蕃人之后,就把這件事丟到腦后,那一刻他只關心火藥這個東西,至于吐蕃人死掉了多少他毫不在乎。
他又不是沒有弄死過吐蕃人,這對他來說不算事情。
云初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讓朝廷借用咸陽橋的事情得到了火藥。
所以,當李績在親自檢驗了火藥的威力之后,就非常的滿意,吐蕃人在大唐遭遇的慘桉,幾乎被忘記了。
這兩件事在他看來,除過能拿捏云初一下之外,再無用處。
云初不會背叛自己的部族,這一點李績非常的肯定,云初也不會傷害自己的部族,這一點李績通過長達四五年的觀察,也有十足的把握。
身為世間少有的智者,他對于家國的概念很是模湖,對于帝王的認知也是極為透徹。
反正自己的部族總是需要一個皇帝的,那么,誰在上面對他來說不重要。
他看重的是自己這個部族的繁衍與發展。
余者,不足論。
火藥是一個新東西,如何使用這個東西最有經驗的毫無疑問就是已經在咸陽橋使用過一次的云初。
在尸橫遍地的咸陽橋上,李績并沒有看死的是誰,他在默默地計算火藥的殺傷力。
在上到咸陽橋上的時候,看到破碎的橋柱,于是,一個又一個圓形就出現在他的腦袋里,一個圓套一個圓,而圓圈之內的人馬皆碎。
現在,他又準備利用一下剛剛冒出崛起苗頭的靺鞨一族,想要看看云初在火藥的幫助下,能否完成以一敵十的壯舉。
正是因為有火藥,有大量的火藥,李績才會提出動用二十六萬人馬來平滅高句麗的戰略構想。
如果沒有火藥,大唐想要滅掉高句麗這樣的國家,沒有五十萬以上的大軍是不可能完成這一重任的。
而動用五十萬以上的大軍,對于大唐來說,幾乎就是舉傾國之力了。
云初才回到軍營,中軍的旗牌官就送來了軍令,軍令上的內容很簡單滅靺鞨部
“太急了,靺鞨部在高句麗的蓋牟城的左后側,不干掉高句麗人,如何對付靺鞨部呢”
溫柔看過軍令之后,有些發急,他覺得中軍似乎給錯了軍令的順序,應該是先渡過遼水,拿下襄平,蓋牟之后,才輪得到滅靺鞨部。
云初抽抽鼻子道“這是給我們預定的軍令,并不是要我們現在就進攻。”
溫柔連忙拿起軍令再看了一遍出一口長氣道“沒有注明日期。”
云初點點頭道“薛仁貴把三天的糧草拿走了是吧”
溫柔道“拿走了,他的運氣真好,契丹就在我們的行軍路上,滅掉契丹不過是順手而為的事情。”
溫柔羨慕的很有道理,云初也知道他們之所以會接下這么糟糕的一個命令,完全是自己的緣故。
大軍抵達了幽州,卻沒有進城,在城門前邊走過,接受了李績以及幽州官員們的檢閱之后,就一路北上了。
契必何力的前軍軍發柳城今遼寧朝陽,向懷遠鎮虛張聲勢。
而李績的中軍與高侃的后軍卻潛師北進。
這一路上,云初投資給薛仁貴的投入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回報。
得到了羊兩百只,馬二十匹,十頭牛以及十二口長嘴黑豬。
羊有死的,也有活的,豬全部都是死的,所以,云初在全軍
休息的間隙,讓軍卒把羊跟豬全部剝洗干凈,涂抹了厚厚一層鹽巴之后,掛在長槍的槍桿子上,一路行軍,一路晾曬。
為了防止被軍司馬發現,軍卒們特意將抬著長槍晾曬臘肉的軍卒圍在中間。
模樣雖然不怎么好看,可這畢竟是難得的肉食,將士們只要看看心中就充滿了幸福感。
再加上只要到了埋鍋造飯的時候,云初軍中總能傳來濃烈的骨頭湯的香味。
契必何力的大軍,已經把中軍,后軍前進道路上的隱患,清理的極為干凈。
這就導致李績的大軍,來到了遼水邊上的通定小城,這里的高句麗人依舊對此一無所知。
李績似乎對這一帶的地形極為熟悉,大軍停在通定小城以外三十里的地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