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作詩的時候就非常的爽利,片刻功夫就寫出來一首御制詩。
端居臨玉扆,初律啟金商。鳳闕澄秋色,龍闈引夕涼。
野凈山氣斂,林疏風露長,砌蘭虧半影,巖桂發全香。
滿蓋荷凋翠,圓花菊散黃。揮鞭爭電烈,飛羽亂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虛側月張。怯猿啼落岫,驚雁斷分行。
斜輪低夕景,歸旆擁通莊。
剛剛在這首詩的頂頭題下十二月二十日這個名字,低頭就發現自己詩里面出現了一些不該出現的東西,比如巖桂,比如荷蓋不如黃菊本章未完
。
所以李治立刻就把十二月二十日這個名字涂掉,換上了九月初九的名字,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將手里的詩遞給宮人道“交給皇后賞鑒。”
“父皇這首詩寫的一定極好。”李弘膝蓋跪在一張椅子上湊到母親身邊一起觀摩他父皇的御制宏篇。
武媚看了一遍這首詩道“這首詩算是陛下難得的精品,假如不涂改詩歌名字的話,就完美無缺。”
李弘在一邊認真的道“孩兒臨摹父皇的字已經一年多了,不如,就讓孩兒親手把這一首詩抄一遍,再送到秘書監,讓秘書丞錄入起居注”
武媚瞅著兒子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一時間分不清兒子是天真無邪呢,還是工于心計。
不過,見兒子跟自己的身子挨的緊緊的,還注意到他的腳,為了不讓自己的腳碰到母親的大肚子,特意跪在椅子上,能注意到這樣的細節就很難得了,在他這么大的孩子里面,除非是真的濡慕父母,斷然做不出這么精妙的事情。
見兒子鋪開一張紙跪在椅子上抄錄他父皇的御制詩,武媚就輕聲道“聽說你最近喜歡上了種菜”
李弘一邊抄錄一邊隨口回答道“孩兒貪玩了,還請母親莫要責怪。”
武媚道“為何要種菜呢”
李弘一邊抄錄一邊道“為了親農。”
“身為太子,親農是好事,卻不可沉迷。”
“孩兒不會沉謎的,圓蔥這個東西乃是我太子六率中的人走遍天涯才找來的好東西。
孩兒如果隨意湖弄,對不住他們付出的苦勞。”
武媚點點頭道“確實如此,身為太子,一舉一動都受人矚目,要嘛不做,一旦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
李弘笑道“母親說的是。”
武媚拿起李弘抄錄的御制詩,跟李治的原文對比一下,發現一字不差。
鑒于此,武媚現在相信,他兒子親近她,恭維他的父親,都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刻意而為之。
因為,但凡心中有鬼,就做不到在抄錄詩的時候還能跟母親對答如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