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都是該死的樂天派。
李慎隨著人群緩緩向晉昌坊里走的時候,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太對,竟然從袖子里摸出一支玉笛吹奏了起來,且一邊吹一邊舞動。
低聲清脆,活潑,有時候像是百鳥鳴叫,有時候又像是牧童晚歸。
有了笛聲,有了舞蹈,原本排隊進晉昌坊的人也就沒那么焦躁了,一些屁股大的也跟著李慎一起扭動,千奇百怪的看的李弘哈哈大笑。
笑聲會傳染人,更不要說這本身就是節日的慶典上,于是,就連云初也跟著點著頭,扭著屁股在人群中亂擠。
大唐的除夕日有守歲的習慣,不過這個守歲是大人們為了防備年獸把孩子叼跑而徹夜不眠。
以晉昌坊如今人擠人的模樣來看,不要說年獸不敢來,就算是妖魔鬼怪也不敢來。
自從大唐將西域打的無人敢露頭,回頭又把遼東三國徹底平定之后,如今的大唐娛樂業已經極度繁盛了。
昔日五六個舞姬一起跳舞就是大型的舞蹈了,現在百十個舞姬一起舞蹈的場面已經不罕見了。
然而,真正讓長安人瘋狂的還是那種會散發著濃郁藥草香氣的炸雞。
這種炸雞的起源是烤雞,后來發現烤雞的制作速度實在是跟不上賣的,然后就想到了炸雞,結果發現把生雞炸熟也需要大量的時間。
于是孫老神仙就出現了,老人家特意配置了幾樣滋陰補陽的草藥,先用這些會散發著濃郁香味的草藥把雞煮熟,然后撈出來晾干,最后再放進沸騰的油鍋里猛炸,等熱油把雞的外皮炸成焦黃色之后,就可以拿出來賣了。
所以,這種雞就有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做神仙雞。
這種雞從一出現,就風靡了整個長安,以至于老神仙在吃到這種雞的時候,都好奇的問這是如何制作出來的美味。
只要是口袋里有幾個錢的人,就像以前買烤雞一樣,一定會買一只神仙雞的。
在皇家宴會上食不甘味的幾個人,被炸雞的味道沖了一下,馬上就主動掏錢一人弄了一只雞啃。
云初瞅了一下炸雞炸的黑乎乎的油,不想在大唐患上癌癥,就主動放棄了。
李弘原本很想吃,見云初不動彈,就知道這東西對壽命不好,于是他也就不動彈了,卻準許自己的四個護衛買幾只來吃一下。
反正他們不會在乎這個。
李弘對于晉昌坊是非常熟悉的,路過一家賣冰糕的小鋪子,對于店家擺在明面上花花綠綠的冰糕無動于衷,而是專門要店家給他做一個顏色難看的綠豆冰糕。
因為是太子殿下給的福利,護衛們拿的都是五顏六色的那種。
在眾目睽睽之下,大唐的太子殿下從賣糖葫蘆的小販的草把子上拿走一根糖葫蘆,沒給錢,只說了一句娜哈,那個賣糖葫蘆的就跑了,生怕他們繼續白拿不給錢。
裴行儉很明顯的發現,自從進入晉昌坊之后,一向被大儒們稱贊的老成持重的太子殿下,立刻變成了一個有些淘氣的小孩子。
就連蹲在路邊沒找惹誰的兩只很老實的花熊,李弘都要過去抓抓熊耳朵,順便在熊屁股上踢一腳,然而等花熊舉著兩只爪子要吃食的時候,他卻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