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萬年縣,長安縣能抗住那些大商家通過自己投靠的勛貴們施加給他們的壓力,時間長了,也就成了慣例,再也不容更改。
從有錢人身上剝下一層皮,添加在窮苦百姓身上,這就是官府最基礎的職能。
原本這樣的職能是通過賦稅來達到的,可惜大唐的賦稅根本就體現不出這一點,云初只能依靠別的手段來達到殺富濟貧的目的。
「朝廷如果不能主動地做這種殺富濟貧的事情,等到富者愈富,貧者愈貧,達到一個極限的時候,占據絕大多數人口的貧者,就會拿起鋤頭,叉子自己要求重新均貧富,均田地。
大唐自開國以來,百姓造反事件共有二十六宗,你應該好好地看看這些卷宗,不要看上面官府做的結具陳詞,要看百姓造反的真正原因是啥。
然后你就會發現,這二十六宗百姓造反事件,絕大多數跟不公平跟貧窮有關。
至于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的要推翻你李氏皇朝的造反者,說實話一個都沒有。」
云初坐在一個草棚子里,眼看著長的幾乎看不見頭尾的車隊駛向長安城,就開始給滿肚子疑問的李弘解說他這樣做的目的。
李弘瞅著車隊道「所以說,師傅現在刻意給胡商跟大商家的交易制造麻煩的原因,竟然是均貧富」
云初笑道「反正那些胡人萬里迢迢的將貨物運來長安,目的就在于交易,他們也一定會交易的,所以我們通過一些小小的服務,收取一些費用,完全是合情合理的,至于那些大商賈,我以后還要繼續收拾他們。」
李弘依舊不解的道「那些大商賈也是繳稅。」
云初道「一方白玉石,在昆侖山下就是一塊石頭,胡商運送來長安,就價值數貫,數十貫,一些好一些的石頭甚至被他們吹噓成價值連城。
朝廷雖然給這些大商賈制定了市場稅,然而這點稅對他們來說只是九牛一毛,達不到劫富濟貧的目的。
在稅賦起不到作用的時候,官府就該主動下場去做,小子,你記住了,官府的屁股一定要坐在大多數人的立場上,而不是為了一小撮人去傷害大部分人的利益。」
李弘搖頭道「不對啊,我母后不是這樣對我說的,她說維護身邊人的利益是第一等的,而維護天下人的利益的時候,天下人是瞎子,看不見。」
云初想了一下道「曾經在遙遠的西方,有一個國王,他一生都在干一些倒行逆施的事情,當他的大臣向他進言,說這樣下去,國家就會滅亡。
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那個大臣的嗎」
李弘皺眉道「他怎么說」
云初摸著李弘圓滾滾的腦袋道「他說,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