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時的暴雪可以封凍世界,假如人不需要吃飯的話,它連時間都會封凍住。
連續下了三天的暴雪,云初門外的積雪厚度超過了三尺,暴雪過后,太陽出來了,同時也帶來了大風。
太陽掛在半空,只有黃豆大小,看似在發著光,卻帶不給大地半點暖意。
大風卷積著松軟的白雪,把這些白雪送上高空,又紛紛揚揚的落下來,然后又被狂風搬運到別的地方。
一場雪下了三天,又被風卷著重新下了三天,佛國的迎風面上一片雪都沒有,背風的地方的積雪卻有一丈厚。
每年向陽坡上的蒲公英開花的時候,正是冰雪消融,長河解凍的好時候,雖然草木還是枯黃,不論是人還是牲畜都能從潮濕的風中察覺到春日的到來。
現在,潮濕的風變成了大暴雪。
草原上,戈壁上的人們其實挺能生育的,他們的人口之所以會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中,完全是因為有大自然這只手在撥弄平衡。
老猴子覺得自己為佛國熬過這場大暴雪作出了自己應該有的貢獻。
他殺死了很多的馬賊,減少了吃飯,消耗物資的人,就像牧民們遇到大暴雪的時候,會把一些瘦弱的,生病的,以及胃口太大的牲畜殺死一樣。
都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進步行為。
在物資不足,糧食不夠的情況下,本應該清除掉佛國居民中的老弱。
那些老弱也已經做好了被殺,或者放逐荒野的準備,結果,佛國沒有殺害,放逐他們,而是把曾經戕害他們二十年的馬賊給殺了。
馬賊們的死,給佛國居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他們有些看不懂佛國管理者的行為。
不過,在娜哈賣力的帶著佛國的和尚們將干草,糧食,干牛糞,皮毛,以及帶血的衣衫送給佛國居民之后,人們開始理解佛國的怪異做法了。
娜哈佛女在給他們復仇
除此之外,他們過于簡單的腦袋里實在是想不出發生這種事情的緣由。
娜哈的外在形象實在是太好了,就算是心中充滿仇恨的人,在看到娜哈吃力的踩踏著積雪,將一卷子羊皮送到他面前的時候,也沒有辦法生出怨恨之心來。
佛國的每一個人都清楚一件事,自從娜哈佛女到來之后,他們的日子才變得好過起來。
所以,這種好感逐漸轉化成了權力,這就是云初跟溫柔需要的。
因為糧食,物資不夠,佛國迅速的進入了分配制度,人們每日都能領到一份餓不死,也吃不飽的食物。
自從發現自己的子民們吃不飽之后,云初再吃涮羊肉的時候,娜哈就不肯吃了。
她帶著卓瑪也開始吃跟佛國百姓同樣的食物,幸好這孩子嘴壯,好的能吃,壞的也能吃,因此上,當百姓們看到娜哈拿著一個木碗,拿手用力的捏黑乎乎的青稞粉,最后捏成條狀,放進嘴巴里的時候,就有很多很多人愿意跟娜哈一起蹲在火堆邊上,用滾開的水沖炒熟的青稞粉。
塞來瑪是不一樣的,自從兒子跟女兒回來之后,她就只吃好的,而且要吃最好的,用最好的,穿最好的。